
“政府多個部門聯手治理,三輪車不能再開了。”10月17日,站在鄭州二七區馬寨鎮街頭,年近六旬的老海聽到馬寨公安分局民警的勸導,猶豫了片刻后,啟動車子返回家,打算將其賣掉不再“干這個活兒了”。據了解,從本月16日開始,為了遏制住非法營運三輪車、觀光車上路,馬寨鎮政府、馬寨公安分局及交警二大隊聯手出動百余人,再出重拳全力整治,為民眾營造安全快捷出行空間。
三部門聯手治理觀光車三輪車
10月16日下午5點多鐘,根據統一部署,二七區馬寨鎮政府、馬寨公安分局及交警二大隊三家單位,共計出動110人形成的聯合執法小組,走到鄭州科技學院東門、楊寨步行街等交通重點區域,嚴查非法營運三輪車和觀光車上路載客。
行動中,個別三輪車和觀光車駕駛人和執法人員,打起了“游擊戰”。執法人員在路東查處,有人駕車偷偷溜達到路西,趁著執法的時間空隙,采取“多拉快跑”的策略,與執法人員周旋,載上乘客立即就跑。針對此現象,執法人員延長工作時間,錯時出擊,在非工作時間“打突擊戰”,與此同時,在一個重要交通區域內,不同方位都安排執法人員,同時出擊,予以查處。
到16日晚7點鐘,聯合執法小組共扣押非法營運三輪車、觀光車18輛,使得轄區內交通秩序有了較大改善。根據工作安排,下一步,3家單位將繼續聯手加大對三輪車、觀光車非法載人行為的打擊力度,對重點時段、重點路段進行嚴管嚴控,采取日常巡邏檢查、夜間集中整治、錯時檢查等措施,切實做到查處一起,處理一起,絕不縱容,保持堅決依法取締三輪車、觀光車非法載人的嚴管態勢。
“馬寨是鄭州的一個經濟重鎮,也是人口大鎮。這兒有多家學校、企業,多年來,觀光車、三輪車上路行駛,的確給民眾出行帶來了便利,但其背后隱藏的安全問題,尤為突出,必須治理。”馬寨鎮副鎮長馬軍利介紹稱,澍青醫專、鄭州科技學院、河南技術建筑學校及康師傅、天方、花花牛、蘇寧電器等多家學校、企業安家馬寨,截至目前,粗略統計人口達10萬人左右。每天出行高峰期,數十輛三輪車、觀光車穿行街頭,常常導致路面擁堵,且頻繁引發交通事故。
這些年來,它們“盤踞”馬寨街頭,幾乎成了一個“頑疾”,一直沒有放松對其治理。
引入微型公交緩解交通
“幾個部門聯手治理,‘堵’住了觀光車、三輪車運營,而那么多人的出行現實,又亟待解決。”馬寨公安分局交管巡防大隊劉華玉隊長分析稱,經過他們多番調查發現,乘坐上述車輛的民眾,十個人當中,在校學生占八九個。而他們的行駛路徑,多是以學校為基點,向周邊一二公里范圍的商超、公共站點等區域活動。像觀光車,每乘坐一次收費1元,司機大多按照自己設置好的路線行駛,哪兒去的人多,車子走哪兒。
據了解,從2012年5月,鄭州開始增設微型公交線路,當年設置了9條線路,站點最短距離僅50米;其單程5到8公里,大部分在狹窄的道路上通行,其目的是方便背街小巷居民出行。
劉華玉說,把觀光車、三輪車治理后,引入微型公交車輛上路行駛,這種車輛各種手續齊全,既能滿足大家的出行需求,也能確保大家的安全,可謂一舉兩得的事兒。按照其構想,只要公交公司愿意微型公交進駐,幾家部門邀請公交公司人士深入街頭,進行科學調研,合理優化線路布局,穿行街頭的微型公交車,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能把馬寨鎮重要的路段、人口密集區域連接起來。
多方對微型公交充滿期待
馬軍利副鎮長表示,馬寨總面積30.4平方公里,主城區面積為10平方公里。目前,通過和公交公司協調,112路、226路和302路公交車通達馬寨,“微型公交在主城區域行駛,一趟下來三四公里左右,運行成本不會太大”。
當地的民眾對此有何看法呢?
17日上午,記者在馬寨街頭走訪多位居民了解到,目前,在該區域共享單車鮮見身影,三輪車、觀光車穿行街頭,雖然帶來了交通秩序混亂、潛在不安全,但它解決了出行的最后“一公里、兩公里”問題,大家對其亦是“愛恨交加”。如果微型公交進駐,則彌補了三輪車、觀光車治理后的“空窗期”,“我感覺對大家是好事兒,舉雙手贊成。”市民李先生說。
民間及官方對微型公交充滿了期待,公交公司對此怎么理解呢?
鄭州公交總公司相關負責人受訪時表示,鄭州開通微型公交幾年來,都是把線路投放在主城區,方便背街小巷居民出行,與地鐵、重要交通樞紐處接駁換乘。市民及當地政府的想法,值得贊賞,馬上將其建議轉告至運營部門,派員到馬寨鎮實地調研、考察,再做出決斷。
作者:大河客戶端記者 郭致遠 實習生 王怡文 文圖
編輯:河南商報 王凡
來源:大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