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久前,教育部印發通知,明確提出要加大過程考核成績在課程總成績中的比重,嚴格考試紀律、嚴把畢業出口關,堅決取消“清考”制度。這一消息登上了微博熱搜榜。
最近幾天,華中科技大學“本科轉專科”新政在網絡上引發網友持續關注,該校向因學分未能達標的18名本科生亮了紅黃牌,其中11名本科生降至專科畢業,網友感嘆“今年本科不努力,來年專科做兄弟”。我省高校在這些方面的現狀如何?有無新的改革舉措?10月22日,記者為此進行了采訪。
“學霸”是怎樣退化的
高分進入名校,最終本科變專科,究其原因是因為高校環境相對寬松,一些自我約束能力差的學生喪失學習動力,渾渾噩噩,無所事事。
鄭州一所高校的大二學生李鵬飛說,高中時期身邊的人總是會用“考上大學你就解放了”來寬慰他,高考結束那一天,全班同學在老師的帶領下把所有課本和練習題撕得粉碎。他說,他很確定自己是從那一刻開始放松對自己的要求。
鄭州大學心理學教授張承鳳說,許多像李鵬飛一樣的學生進入大學就“放飛自我”,經常是打游戲聊微信一節課就過去了。與此同時,部分高校的一些做法也助長了這種不正之風:有些老師考試前給學生劃重點,幫助他們輕松過關;有的學校為了“不影響”畢業率,實行“清考”制度,讓成績不及格的學生通過象征性地補考一次性過關。
提升大學生的學業挑戰度
今年6月,教育部部長陳寶生指出,中國教育“玩命的中學、快樂的大學”現象應該扭轉,對中小學生要有效“減負”,對大學生要合理“增負”,提升他們的學業挑戰度。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教務處處長張義華告訴記者,該校從2013級開始實行完全學分制,也就是基本學制4年,3~7年的彈性學習年限。就4年學制而言,畢業時有部分學生拿不到畢業證和學位證。雖然學生在修業年限內只要符合畢業條件的,學校仍準予畢業,但每當看到有學生厭學逃學喪失學習能力的時候,總是難免心塞。
他認為,“嚴進嚴出”應成為大學教育的新常態,整治學風不能僅僅對差生“一退了之”,更需要提升高校的教學質量和培養方式。要扎緊大學“出口”,改變輕輕松松就能畢業的情況,真正把內涵建設、質量提升體現在每個學生的學習成果上。綜合應用筆試、口試、非標準答案考試等多種形式,全面考核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運用,以考輔教、以考促學,激勵學生主動學習、刻苦學習。
“嚴進嚴出”體現在整個學生培養鏈條上
“嚴進嚴出”是一個系統工程,不僅體現在對學分的嚴格要求上,還應該體現在整個學生培養鏈條上。
我省多所高校積極探索全面梳理各門課程的教學內容,淘汰“水課”、打造“金課”,合理提升學業挑戰度、增加課程難度、拓展課程深度,切實提高課程教學質量。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夯實實踐教學環節,提高應用性強的專業實踐教學環節學時學分比例;嚴格實行論文查重和抽檢制度,建立健全盲審制度,嚴肅處理抄襲、偽造、篡改、代寫、買賣畢業論文等違紀問題;河南機電職業學院針對高職生基礎薄弱、動手能力強的特點,對教學、管理做加法也做減法,加實踐環節,減“填鴨式”理論教學,改變“一卷定結果”的模式,取消期末集中考試,改為過程考核,在教學過程中合理提升學業挑戰度。
面對可能被退學的學生,教育也需要做出一些“供給側改革”。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堅持對學生每學期的學習情況進行統計和警示,建立起檢查和督促學生完成學業的危機干預制度;學校還為校外交流的學生提供更多人性化服務的校級課程學習成績與學分認定管理辦法,受到業內人士肯定。他們認為,探索更加靈活的轉學、分流培養體系,通過學分互認、課程共享等方式,給那些未能順利完成學業的學生提供繼續學習的機會,這也是大學應有的關懷與溫度。
網友熱議
@此號非凡:真是一個大好消息。寒窗苦讀了10年,一朝高考踏入象牙塔之后,學業上就再也精進不起來了,大好的青春,不應該就這么放肆放縱地過去,“嚴進嚴出”對學生本人好,更大意義上,對社會和國家都好!
@花哩胡哨的魚小空:非常支持這種做法,我就在迷茫和焦慮中度過了大學四年,考上研究生以后,覺得那些時光特別可惜,像被偷走。
@字母梗orz:制度是督促,轉變學風,自我嚴格要求才是目的。勸在校大學生,不要得過且過,大學期間要好好學,不然走進社會后一定會后悔的。這不僅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父母負責,對社會負責。
@arbitrager大冰:這個可以借鑒國外大學的經驗,比如英國,采取畢業證分級制,從優到劣一目了然。
@歌者聽:整治學風嚴把“出口”,從嚴治校、提升辦學質量。“嚴進嚴出”的同時,更應提升教學質量,注重學生差異化精準管理。
@大吼三聲:如今各校鐵腕整治學風已成趨勢,具體的“嚴出”制度各大高校會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多方調整。大學生們一定要引以為戒,珍惜寶貴的學習機會,不辜負自己的前程。
(河南日報記者趙一帆整理)
作者:河南日報 王暉 漫畫/王偉賓
編輯:河南商報 張路
來源:河南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