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8日,中國平安宣布向中國扶貧志愿服務促進會捐贈1000萬元,專項用于支持“中國社會扶貧網”平臺建設、推廣、運營及日常經營。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洪天云出席捐贈儀式并講話,中國扶貧志愿服務促進會副會長王明山、李守山、平安集團資深副董事長孫建一等領導出席捐贈儀式。
作為中國扶貧志愿服務促進會指導下設立的“互聯網+”社會扶貧平臺,中國社會扶貧網已成為我國扶貧整體工作的重要力量,獲得社會各界的一致認可,榮獲“2018年全國脫貧攻堅獎”。此次,中國平安向中國扶貧志愿服務促進會的專項資金捐贈,將用于支持“互聯網+”社會扶貧工作進一步開展。此外,雙方還將以平安“三村工程”為抓手,在電商扶貧領域進行深入合作,在網站平臺設立中國平安電商扶貧專館,加大貧困地區特色農產品銷售的扶持力度。
據悉,中國社會扶貧網采用“互聯網+”社會扶貧的形式,打造全國社會扶貧工作一張網,愛心幫扶、電商扶貧、扶貧眾籌、扶貧展示和扶貧評價五大平臺功能。自2016年開通以來,至今注冊用戶的數量已突破3600萬人,有效促進了幫扶需求與愛心資源的精準對接,統計成功對接率超過70%。
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洪天云表示,盡管社會扶貧網建設推廣取得了初步成效,但與脫貧攻堅形勢和貧困群眾的需求相比還有差距,中國平安的專項捐贈將有利于網站軟硬件的進一步提檔升級,從而提升愛心對接等功能板塊的潛力與空間。他進一步指出,“我國不缺少扶貧濟困的愛心和力量,缺的是有效可信的平臺和參與渠道,而中國平安助力中國社會扶貧網搭起了這樣的平臺,同時以三村工程緊緊抓住貧困地區最脆弱的部分進行幫扶,為國家脫貧攻堅戰做出了重要貢獻。”
加強電商扶貧合作 助力農戶精準脫貧
作為探索“互聯網+”社會扶貧經驗的公益平臺,中國社會扶貧網是基于互聯網手段與扶貧工作有效融合的一種創新機制,其中電商扶貧平臺堅持對商品生產、加工、包裝物流、銷售等環節進行扶貧屬性認證,確保貧困戶在商品營銷利益鏈條中的長期收益,切實對偏遠農村的精準扶貧發揮了重要作用。
以此次捐贈為契機,中國平安將與中國社會扶貧網進行深度合作。孫建一表示,依托于平安“三村工程”在全國各地扶持貧困農戶種植收獲的特色農產品,在“電商扶貧”領域上,雙方可加強合作,充分發揮“互聯網+”社會扶貧的優勢,進一步打通中國平安“三村百寶”平臺與中國社會扶貧網的扶貧農產品的銷售銜接,幫助貧困地區完成農產品銷售的最后一公里。
據悉,中國社會扶貧網電商扶貧平臺已建立“一縣一優品”為機制的扶貧商品上行體系,覆蓋貧困地區農副產品、民族手工藝品等。截至今年9月,中國社會扶貧網的電商扶貧生態圈商品供給,已覆蓋全國19省76個貧困縣的地方特色產品,累計入駐商家過百,建立起地方特色扶貧館——西藏館、湖南館、江西館、湖北館、陜西館、山西館,后續將持續建設各省特色扶貧館,以電商為切入點刺激市場發展,形成“特色扶貧小鎮”形式的農副產業、建筑業、服務業、旅游業等聯動式跨域產業經濟共同體。中國平安亦將在中國社會扶貧網的特色扶貧館中,增設平安特色扶貧館,推動中國平安結對幫扶的內蒙古烏蘭察布科布爾鎮、土牧爾臺鎮等地的特色農產品銷售,并逐步完善物流和售后和在鄉鎮的服務力。
今年9月,專銷平安扶貧農產品的“三村百寶”在平安金管家、平安好車主、平安橙E、平安壹錢包等多個app同步上線,“平安三村工程”的扶貧成果——內蒙燕麥、陜西蘋果、吉林香菇、廣西臘肉等豐富的農產品,通過這些電商平臺由產地直達餐桌,截至目前,“三村百寶”平臺的扶貧農產品銷售額已接近300萬元,惠及建檔立卡貧困戶逾萬人。
作為中國扶貧志愿服務促進會指導下設立的“互聯網+”社會扶貧平臺,中國社會扶貧網已成為我國扶貧整體工作的重要力量,獲得社會各界的一致認可,榮獲“2018年全國脫貧攻堅獎”。此次,中國平安向中國扶貧志愿服務促進會的專項資金捐贈,將用于支持“互聯網+”社會扶貧工作進一步開展。此外,雙方還將以平安“三村工程”為抓手,在電商扶貧領域進行深入合作,在網站平臺設立中國平安電商扶貧專館,加大貧困地區特色農產品銷售的扶持力度。
據悉,中國社會扶貧網采用“互聯網+”社會扶貧的形式,打造全國社會扶貧工作一張網,愛心幫扶、電商扶貧、扶貧眾籌、扶貧展示和扶貧評價五大平臺功能。自2016年開通以來,至今注冊用戶的數量已突破3600萬人,有效促進了幫扶需求與愛心資源的精準對接,統計成功對接率超過70%。
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洪天云表示,盡管社會扶貧網建設推廣取得了初步成效,但與脫貧攻堅形勢和貧困群眾的需求相比還有差距,中國平安的專項捐贈將有利于網站軟硬件的進一步提檔升級,從而提升愛心對接等功能板塊的潛力與空間。他進一步指出,“我國不缺少扶貧濟困的愛心和力量,缺的是有效可信的平臺和參與渠道,而中國平安助力中國社會扶貧網搭起了這樣的平臺,同時以三村工程緊緊抓住貧困地區最脆弱的部分進行幫扶,為國家脫貧攻堅戰做出了重要貢獻。”
加強電商扶貧合作 助力農戶精準脫貧
作為探索“互聯網+”社會扶貧經驗的公益平臺,中國社會扶貧網是基于互聯網手段與扶貧工作有效融合的一種創新機制,其中電商扶貧平臺堅持對商品生產、加工、包裝物流、銷售等環節進行扶貧屬性認證,確保貧困戶在商品營銷利益鏈條中的長期收益,切實對偏遠農村的精準扶貧發揮了重要作用。
以此次捐贈為契機,中國平安將與中國社會扶貧網進行深度合作。孫建一表示,依托于平安“三村工程”在全國各地扶持貧困農戶種植收獲的特色農產品,在“電商扶貧”領域上,雙方可加強合作,充分發揮“互聯網+”社會扶貧的優勢,進一步打通中國平安“三村百寶”平臺與中國社會扶貧網的扶貧農產品的銷售銜接,幫助貧困地區完成農產品銷售的最后一公里。
據悉,中國社會扶貧網電商扶貧平臺已建立“一縣一優品”為機制的扶貧商品上行體系,覆蓋貧困地區農副產品、民族手工藝品等。截至今年9月,中國社會扶貧網的電商扶貧生態圈商品供給,已覆蓋全國19省76個貧困縣的地方特色產品,累計入駐商家過百,建立起地方特色扶貧館——西藏館、湖南館、江西館、湖北館、陜西館、山西館,后續將持續建設各省特色扶貧館,以電商為切入點刺激市場發展,形成“特色扶貧小鎮”形式的農副產業、建筑業、服務業、旅游業等聯動式跨域產業經濟共同體。中國平安亦將在中國社會扶貧網的特色扶貧館中,增設平安特色扶貧館,推動中國平安結對幫扶的內蒙古烏蘭察布科布爾鎮、土牧爾臺鎮等地的特色農產品銷售,并逐步完善物流和售后和在鄉鎮的服務力。
今年9月,專銷平安扶貧農產品的“三村百寶”在平安金管家、平安好車主、平安橙E、平安壹錢包等多個app同步上線,“平安三村工程”的扶貧成果——內蒙燕麥、陜西蘋果、吉林香菇、廣西臘肉等豐富的農產品,通過這些電商平臺由產地直達餐桌,截至目前,“三村百寶”平臺的扶貧農產品銷售額已接近300萬元,惠及建檔立卡貧困戶逾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