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復】
規劃涉及河南、湖北等五省,我省信陽將獲紅利
《規劃》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將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著力推進綠色發展,改善淮河流域生態環境,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構建全方位開放格局,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增進民生福祉,加快建成美麗宜居、充滿活力、和諧有序的生態經濟帶。
批復要求,江蘇、安徽、山東、河南、湖北省人民政府要加強組織領導,制訂工作方案,明確責任分工,完善工作機制,將《規劃》確定的重大工程、重大項目、重大政策、重要改革任務與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緊密銜接起來,確保各項目標任務落到實處。
《規劃》實施中涉及的重大事項、重大政策和重大項目按規定程序報批。
國務院有關部門和單位要按照職責分工加強指導,圍繞《規劃》確定的總體目標和重點任務,研究制訂具體政策,在體制機制創新、政策措施實施、重點項目安排等方面給予積極支持;同時,注重調動社會力量參與,為《規劃》實施創造良好環境,為增強淮河流域經濟發展動力提供有力支撐。
據悉,淮河生態經濟帶簡稱淮河經濟帶,淮河城市群,淮河經濟圈,規劃中的淮河生態經濟帶涉及江蘇、安徽、山東、河南、湖北五省,面積達28萬平方公里,人口約1.8億人。淮安、蚌埠、信陽三個核心城市帶動十幾個縣級城市的發展,進而形成“一帶三核多節點”的空間結構格局,使之成為我國中東部地區協調發展的示范區。通過規劃的實施,淮河將成為中國第三條黃金水道,將來有可能成為貨運量超過珠江、僅次于長江的黃金水道;淮河生態經濟帶將成為繼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之后的第四個增長極;淮河生態經濟帶將成為改革開放第四個十年經濟發展的支撐點。
據了解,《規劃》將通過構建淮河經濟帶,統籌規劃淮河干線航道及重要支流航道的整治工程,疏通淮河直接入海航道,將淮河打造成一條惠及整個流域黃金水道,帶動整個流域經濟融入全球航運體系與供應鏈;將淮河流域建設成為我國新型農業現代化先行區,中國特色非石油路線的烯烴產業集群,金屬、化工、凹土、硅基新材料產業集群,特色先進裝備制造業基地。通過現代綜合交通體系建設,完善現代產業體系,加速新型城鎮化與城鄉一體化發展,推動流域成為我國第四個經濟增長極;同時可以實現淮河中下游城市“借港出海”,能有效實現長三角經濟區、沿海經濟開發、皖江經濟帶和中原經濟區的有效對接,承接產業轉移,推動中部崛起,促進東中部地區協調發展。
【解讀】
這是一份生態大禮和發展大禮,建議抓緊編制河南(信陽)淮河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
國務院層面批復《淮河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如此高規格,意味著什么?
“國務院批復淮河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是給河南及沿淮兩岸人民的大禮,是生態大禮,發展大禮,民生福祉大禮,不僅惠及現在,而且惠及子子孫孫。”中國商業經濟學會副會長宋向清認為,淮河生態經濟帶資源儲備豐富,發展潛力巨大,但長期以來,生態破壞嚴重,經濟粗放式發展,一個經濟和民生發展的寶庫被“錯愛”,這是對資源的浪費,也是對人民權益的侵蝕,長此以往,我們將錯失對淮河生態補救和修復的良機,錯失借力淮河生態發現綠色產業的良機。“這次國務院批復,非常及時,規劃到位,措施得力,對于淮河治理和淮河兩岸經濟發展將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重大的現實意義。”
規劃的批復,將會對信陽產生怎樣的影響?宋向清說,對于河南尤其是信陽而言,有利于信陽沿淮兩岸限制粗放型企業發展,促進生態環境的改善;有利于信陽打造以淮河資源為依托的綠色產業發展,促進產業升級和經濟轉型;有利于改善沿淮居民生活環境,提高居民生活品質,為居民提供一個宜居宜業的良好氛圍。
河南如何利用好此次契機,促進淮河生態的保護和經濟的發展?淮河流經多個省份,規劃的批復對所有省份都具有重大作用。宋向清建議,一是抓緊編制河南(信陽)淮河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用規劃統領整個沿淮經濟帶改造和發展。二是大力發展沿淮產業集群,讓淮河資源,如水運資源,林木資源,漁業資源,濕地資源,休養資源等,在不至于對沿淮生態造成二次傷害的情況下,充分得到利用。三是政策上給予適當傾斜,財稅、信貸、人才等方面要能保障淮河生態經濟帶的發展需要。
1.淮河生態經濟帶
2.涉及江蘇、安徽、山東、河南、湖北五省
3.面積達28萬平方公里,人口約1.8億人
4.淮安、蚌埠、信陽三個核心城市帶動十幾個縣級城市的發展,進而形成“一帶三核多節點”的空間結構格局,使之成為我國中東部地區協調發展的示范區
5.將成為繼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之后的第四個增長極
6.淮河將成為中國第三條黃金水道
來源:大河報
作者: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鑫 侯夢菲 通訊員汪星晨
編輯:河南商報 孫亞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