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問題導向,全面綜合施策
在鄭州市德億大酒店電動車上牌點,工作人員正在有條不紊的為市民安裝車牌。
據悉,鄭州市政府將“加強社會綜合治理,實行電動自行車安全綜合項目”列為2018年十大民生實事,由市財政出資1.8億元作為專項建設資金,免費為全市市民所屬電動自行車安裝防盜號牌和電子標簽,并于10月12日在全市設置30個安裝點為群眾辦理上牌業務。并積極督促市快遞協會加強行業自律,郵政快遞企業盡快實現“服裝、車體、編號”三規范,對達不到規范標準上路行駛的依法進行查處。
鄭州支隊依據市公安局、交通委、城管局、環保局四部門聯合出臺的《關于進一步規范入市載貨汽車管理的通告》,建立聯合執法機制,對違法載貨汽車發現一輛、查處一輛。并結合文明交通誠信體系建設,將載貨汽車相關違法行為納入個人和企業信用記錄。各區(管委會)組織轄區交通、交警部門和相關辦事處,對地鐵站口開展每周不少于2次的聯合執法行動,對不按要求亂停亂放的摩的、電動三輪車、共享單車、非機動車及各類違法行為進行查處;在人流量較大的地鐵站口設立交通秩序治理崗,安排專人值守,對摩的、三輪車攬客、占道經營現象進行治理、勸導。
將警力納入路長制,與轄區共治共管
隨后,在鄭州市金水區未來路街道辦事處,與會人員認真聽取了工作人員關于推進“路長制”工作對于交通管理治堵成果。
據了解,今年8月份以來,鄭州市全面推行“路長制”工作,金水區委區政府統籌安排,主動謀劃,并以未來路街道為試點,積極探索路長制工作新模式,最終形成了“一模式四體系”的金水經驗。“一模式”就是“1+2+N”工作模式,“1”是指三級路長,由社區網格長擔任;“2”是指城市管理巡查員+居民義務巡查員,“N”是指固定職能部門人員+部分網格下沉職能部門人員。四體系主要包括社會化參與共治體系、標準化管理運行體系、一體化巡查執法體系和精準化考核獎懲體系。積極落實“路長制”,及時與轄區辦事處對接,將一線警力納入路長制管理,作為“路段警長”與相關部門人員協作做好共治共管。同時,結合道路亂點和堵點制定了支隊的路長制實施方案,明確支隊、大隊、民警三級分包制度。
提升科技水平,規范交通秩序
推進智慧交通建設,通過布設視頻檢測器和地磁檢測器,實時搜集道路通行流量和通行狀況,宏觀把控交通態勢;引入互聯網大數據交通運行平臺,基本實現對市區主干道和快速路的信息誘導和發布;在全市快速路和干道節點易堵路口設置275處抓拍設備,結合支隊微信、微博平臺實時推送道路通行信息;建設12處行人闖紅燈違法檢測系統和10處機動車鳴笛抓拍系統。
據悉,今年以來,鄭州支隊圍繞各類突出違法行為和交通亂象,集中開展了10余項集中行動,全市共查處各類交通違法行為446.1萬余起。特別是自今年7月份以來開展了史上最嚴厲的交通綜合治理,以6個重點區域、8條示范路、30個路口和“七類車”、“工程運輸車輛”、非機動車、行人違法等重點交通亂象,突出“一讓”、“兩牌”、“兩闖”、“三駕”、“四黑”、“四亂”等交通違法行為為重點,統一組織開展多警種、多部門、大力度的合成作戰,組織優勢力量,壓實責任,集中攻堅,嚴查重處,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2018年7月至9月,全市共查處各類交通違法1685650,同比增長55.5%;其中在重點車輛交通違法方面,查處“七類車”32322輛,暫扣電三、電四等14162輛;渣土車23034輛,水泥罐車5774輛,出租車3717輛;在突出違法行為方面,查處酒駕836起,醉駕438起,“一讓”1222起,亂停31.2萬起,亂變道10989起。30個重點路口利用“三教育一采集”對非機動車及行人糾章44萬余起。
映象網訊(記者 王韶卿 胡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