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日晚,天天又被工作人員帶回了二七區救助站。
從21日下午坐上媽媽叫來的車去滎陽一小區找爸爸,到24日下午,7歲的天天(化名)已經在外面"漂"了3天,學習也被耽誤——他沒找著爸爸,不知為何,也不見媽媽來接他。為了幫天天盡早回到家長身邊,回去上學,物業人員、民警以及救助站、街道辦事處和社區工作人員等都幫忙聯系孩子的父母,卻不見對方露面。孩子的爸爸說,自己出國了,且他和孩子的媽媽此前打過官司,孩子判給了女方撫養;孩子的媽媽說,男方就是推卸責任不想管孩子,“孩子是兩個人的,哪有爸爸不管孩子的道理?”
背著書包的天天被物業一位好心叔叔收留一晚后,被警察送到了滎陽市救助站,之后,又被送到了鄭州市二七區救助管理站。前天下午,救助站工作人員帶著他到戶口所在的京廣路街道找媽媽,未果,只好又把他帶回救助站,當晚,孩子從夢中哭醒……
小男孩獨自坐車找爸爸物業上門發現爸爸不在家
劉鵬超是滎陽市南郊一高檔小區的物業秩序主管,10月21日傍晚,一個小男孩的出現,讓他至今覺得揪心。
“我們值班的員工說,一個小男孩背著書包到小區東門門崗,說爸爸在這小區住,媽媽給他叫了車,讓他自己坐車來找爸爸。”孩子說了爸爸的名字,工作人員一查,真有此人,就打電話聯系。
電話通了,可對方說不在家,在機場,工作人員找上門也沒見,接著又給孩子媽媽打了多次電話,一直沒人接,只好報警。
民警趕來,再次撥打孩子父母的電話,依舊沒人來接孩子。“民警說實在不行就把孩子先送救助站,我擔心太晚了把孩子送去不好,就帶回我家照顧了一晚上。”劉鵬超說,自家也有孩子,孩子去了一起玩,晚上睡覺也挺乖。22日一早吃過飯,他帶著天天來上班,又給民警打了電話。
民警趕來,繼續給孩子的家長打電話,對方要么不接,要么說管不了,還是沒人出面,沒辦法,民警隨后把天天送到滎陽市救助站。
“孩子被民警送救助站后,我們通過微信、短信給天天的爸爸發信息,告訴他孩子被送救助站了。”劉鵬超說,對方沒有回復。
孩子轉到二七區救助站爸爸媽媽電話里都推托
10月23日下午,在二七區救助站值班室,記者見到了小臉胖嘟嘟的天天,天天看上去很乖,小書包放在值班室的桌子上。
“22號孩子在這里吃晚飯的時候,吃著吃著眼圈紅了,說想媽媽了。”二七區救助站站長李德龍說,為照顧好孩子,晚上讓他睡在值班室,值班人員輪流看護,幫他蓋被子。
為啥一個人去滎陽找爸爸?
“我也沒辦法呀。”天天說,他和媽媽一起生活,21日中午,媽媽本來要給他做板栗紅燒肉,板栗買好了,肉也解凍了,可媽媽接電話后說要出去忙,沒顧上炒肉,就叫了車,讓他坐車去滎陽找爸爸。
當著記者的面,天天用救助站值班室的電話撥通了媽媽的電話,親切地喊“媽媽”。“是誰把你送到救助站的?你不是去找爸爸了嗎?”媽媽在電話里問,聽孩子說“沒找到爸爸”,媽媽又說:“給你爸打電話,讓他把你接回去。”“你好,孩子太小,還在上學,你看能不能把孩子接回去,救助站里住的都是流浪乞討人員,孩子住這里也不合適……”李德龍接過電話解釋說,孩子去滎陽沒找到爸爸,物業報警后,警察把孩子送到了滎陽市救助站,因為母子倆戶口在二七區,又被送到了二七區救助站。“怎么可能沒找到?是他爸爸不想管孩子。”天天的媽媽說,誰都舍不得孩子,因為她和孩子的爸爸溝通不了,沒辦法才這樣。
工作人員勸說了10多分鐘,孩子的媽媽仍堅持說讓孩子找爸爸,隨后掛了電話。
根據孩子媽媽提供的手機號,李德龍又撥通了孩子爸爸陳先生的電話。“孩子的撫養權不在我這兒,在他媽媽那兒。我起訴要過撫養權,法院判給他媽媽了。”陳先生說,感謝工作人員對孩子的照顧,可他現在在印度,鄭州也沒有親戚,沒辦法。
天天站在電話機旁靜靜地聽著,剛湊上前喊“爸爸”,電話被掛斷了。
帶天天去找媽媽沒找到天黑了孩子說“想回家”
23日下午4時許,再次跟二七區民政局社會事務科溝通后,二七區救助站為天天辦理了離站手續,李德龍和工作人員劉陽陽開車送孩子到戶口所在地京廣路街道辦事處,幫他找媽媽。
天天背著小書包、拎上沒吃完的零食上了車。聽說要帶他去找媽媽,孩子很開心,路上還給大家講笑話,看到車窗外自己熟悉的地方,他還激動地指出了家的方向。
“我們也在努力跟家長聯系,可家長還沒有露面,再打電話也不接。”京廣路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說,天天和媽媽的戶口不久前從新密市轉到該轄區,是“空掛戶”,目前在轄區一小區租房住。
據辦事處工作人員介紹,多次聯系后,孩子的媽媽說讓聯系孩子的爸爸,孩子的爸爸則說孩子的撫養權歸媽媽,還拍了法院判決書的截圖發過來,判決書顯示,天天是二人的非婚生子,出生后一直由女方照顧,男方曾訴訟請求孩子由自己撫養,可法院判決撫養權歸女方。
“媽媽應該也不是不要孩子,可能有點鬧情緒。”辦事處工作人員說。
天色已晚,孩子咋辦?辦事處工作人員也一臉為難。23日下午6時10分,一番等待和溝通后,李德龍只好又把孩子帶回救助站,“去別處也不方便,晚上先回救助站住,明天再說吧”。
回救助站的路上,天天沉默不語。記者問:你現在最想去的地方是哪兒?孩子凝視著車窗外,心事重重地說:“我想回家。”
辦事處和社區幫忙協調半夜哭醒的孩子終于回家
“孩子下午3時40分交接到京廣路街道辦事處了,他們正進一步和家長聯系,想辦法先讓孩子明天上學。”24日下午4時許,李德龍告訴記者最新進展。
據李德龍介紹,23日晚回到救助站后,盡管有工作人員照顧,天天的心情大不如從前。當晚,孩子掏出書包里一本《爸爸讓你依靠》的漫畫,和工作人員劉陽陽一起看,聽劉陽陽講了書上溫暖的故事,天天睡著了,可睡到半夜,他突然哭醒了,“問他為啥他也不說,別看孩子小,他心里啥都明白”。
記者發稿前,聯系京廣路街道辦事處春暉社區相關負責人了解到,經過多方努力和聯系協調,24日下午4點多,他們終于勸說天天的媽媽到社區面談,“我們跟她聊了一個多小時,勸她先把大人之間的矛盾放一邊,以孩子為重,今后,如果她有需要找工作之類的需求,我們也盡力幫忙協調。”該負責人表示,下午5時20分左右,他們帶這位媽媽到辦事處接住了天天,“孩子見到媽媽很平靜,隨后我們開車把母子倆送回了家。”
說法
北京德恒(鄭州)律師事務所律師劉濤表示,雖然法院判決孩子的撫養權給了媽媽,但是,作為孩子的父母,只要有撫養能力,任何一方都有撫養年幼孩子的義務,這是法定義務。如果家長有撫養義務卻拒絕撫養,就構成遺棄。如果家長主觀上存在故意,遺棄孩子時間長,且導致孩子身心造成明顯傷害,則可能構成遺棄罪。他同時表示,為保護未成年人,遇到孩子暫時沒人監護的緊急情況時,社區居委會、社區等應該啟動臨時監護。
記者:大河報·大河客戶端 蔡君彥 文圖
編輯:河南商報 郭爽
來源:大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