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審議了《國務院關于2017年度國有資產管理情況的綜合報告》和《國務院關于2017年度金融企業國有資產的專項報告》。這是國務院首次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國有資產“家底”,向全體人民交出一份涵蓋各級各類國有資產的“明白賬”。
來源:河南商報
編輯:河南商報 孫亞男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加強人大國有資產監督職能。去年12月,中共中央印發了關于建立國務院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制度的意見,部署建立國務院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制度。
此次提請審議的綜合報告全口徑、全覆蓋地摸清了國有資產“家底”,報告了各類國有資產的基本情況、現行國有資產管理體制、主要管理工作和改革進展等。根據報告,2017年,全國國有企業(不含金融企業)資產總額共183.5萬億元,國有金融企業資產總額共241萬億元,全國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總額共30萬億元。
受國務院委托,財政部部長劉昆做了金融企業國有資產的專項報告。數據顯示,2017年,扣除客觀因素后,中央國有金融企業平均保值增值率為110.8%。2013年至2017年,中央國有金融企業營業收入由4.3萬億元增至5.8萬億元,歸屬母公司凈利潤從1.2萬億元增至1.4萬億元。
(據新華社)
來源:河南商報
編輯:河南商報 孫亞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