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號凌晨,15歲的小李(化名)出現頭疼、惡心、嘔吐等癥狀。一量體溫,發燒40度!
小李的家人趕緊把他送到鄭州市第十六人民醫院急診科就診,急診科為其緊急做了相關檢查后,經醫護團隊評估判斷,小李的病癥是腦膜炎引起的!
腦膜炎是由細菌、病毒、真菌、螺旋體、原蟲、立克次體、腫瘤與白血病等各種生物性致病因子侵犯軟腦膜和脊髓膜引起的一種特別嚴重的疾病。發病急、病情發展迅速,需及時治療,如治療不及時,可能會在數小時內死亡或造成永久性的腦損傷。
國內外新聞中腦膜炎致死的報道屢見不鮮!
但同時由于腦膜炎又有:化膿性腦膜炎、淋巴細胞性腦膜炎(多由病毒引起)、慢性腦膜炎(可由結核桿菌、梅毒螺旋體、布氏桿菌及真菌引起)幾種類型,并且治療措施不同。必須得確診究竟是哪種病菌引起,才能精準治療。但對小李來說,時間就是生命,越早確定病因,才能挽救其生命!
鄭州市第十六人民醫院獨有的德國布魯克“質譜儀”
小李緊急轉入鄭州市第十六人民醫院神經內科后,醫護團隊僅用不到20分鐘,就對其病情進行緊急處置,并抽取了小李的腦脊液送至臨床檢驗中心進行腦脊液培養、血常規、腦脊液常規、腦脊液生化等項目。微生物室工作人員迅速涂片、染色,利用鄭州市第十六人民醫院獨有的德國布魯克“質譜儀”對標本進行了檢查。但腦脊液種普通增菌液,培養報陽需24小時,再進行轉種培養平皿需再培養24小時,整個過程需要48小時以上。
確定菌種流程至少需要2天,但小李的病情可能隨時發生生命危險。面對這種情況,鄭州市第十六人民醫院臨床檢驗中心王現亭主任改變傳統的“重新分離再培養的方法”,進行了創新性的優化程序:腦脊液接種在美國BD需氧培養瓶(縮短報陽時間),報陽后取出部分報陽培養瓶中的培養液,離心5分鐘后取沉淀物(菌膜)直接進行質譜儀鑒定,經過檢驗團隊的不懈努力,小李的檢驗標本在送達5小時2分鐘后得到了鑒定結果:肺炎鏈球菌。
明確了致病菌種,排除了流行性腦膜炎的可能性,鄭州市第十六人民醫院神經內科第一時間對小李制定了詳細的治療方案,目前小李病情穩定,已無生命危險。
“現在想想都后怕,孩子發燒,想著是重感冒,沒想到這么嚴重。我原來聽說過腦炎,病很急,耽誤治療了孩子就沒命了,謝謝十六醫院救了俺孩子。”小李的父親激動地說道。
康復后的小李
小李入院7小時,得到了精準、高效的治療得益于我院多學科聯動,緊密配合;“圍著病人轉,讓重癥病人得到及時、高效的醫療救治”理念。急診醫護團隊在患者入院后第一時間獲取了血液檢查標本和CT診斷;神經內科醫護團隊15分鐘內完成接診、精準判斷、快速獲取腦脊液標本等處置;臨床檢驗中心團隊利用先進的檢驗儀器,大膽創新、優化檢驗流程,把原本需要48小時以上才能確診的病菌在5小時2分鐘這一極短時間內將致病菌“抓獲”。這一創新在省內尚屬首例!
11月3日,在河南省微生物學會年會上,鄭州市第十六人民醫院臨床檢驗中心王現亭主任將此病例進行了報道,在學術界引起了震動,也標志著我院臨床檢驗中心的“微生物檢測能力”已與國際接軌,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11月3日,在河南省微生物學會年會上,鄭州市第十六人民醫院臨床檢驗中心王現亭主任將此病例進行了報道,在學術界引起了震動,也標志著我院臨床檢驗中心的“微生物檢測能力”已與國際接軌,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文:劉昶甫 圖:王現亭 解青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