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內兩家2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書店開業,讓鄭州不少讀書人驚喜不已。這些大型書店無一例外都是書店綜合體,除了銷售圖書之外,還提供交流、休閑、文創等多種服務功能。對于鄭州書店新業態,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進行了探訪解析。
融合“書茶餐”的社交書店長啥樣?
粱實書店是一家融合“書茶餐”于一體的社交書店,“書店+”模式在這里得到了充分發揮。

3800平方米的空間布局獨特,10萬冊圖書分布在一樓,一至三層共享一個空間大廳,視野開闊,有多個分區,專屬兒童區、超舒適觀影區、文創區、多元手工區、茶飲區、簡餐區……時尚簡約中透著古色古香的環境,將書籍、綠植、各種裝飾融為一體。二樓、三樓的四周還分布了30多個房間,可以焚香品茗,也可以談天說地,品味美食。在一些柜架上,記者甚至還看到了面膜、香皂等日用品。
與眾多書店不同,免費觀影區是粱實書店的一大特色,雖然和書店融為一體,但會給會員配備藍牙耳機,絲毫不會影響其他人的閱讀體驗。書店會定期舉辦沙龍、講座、簽售會、讀書會、試聽課等各種活動,以書會友,進行思想碰撞和交流。營業時間從上午10點至晚上12點,長達14個小時。
“我們的夢想,就是要做一家融合閱讀、喝茶、簡餐的書店,讓讀者有更多的選擇,不但可以在圖書的海洋里遨游,也可以約上三五好友呆在小房間里閱讀、交流,還可以吃飯聊天。足不出書店,就可以享受到生活的美好。”書店負責人毛軍政說,鄭州的書店都在轉型發展,多種經營相結合,可以說已經非常綜合了,粱實書店要做的,就是要讓書店行業實現真正的跨界融合,讓人徹底放松身心,更加人性化、私密化、生活化。
“書店+”后開始流行“+書店”?
在“書店+”成為業內的主流探索的同時,行業間的“+書店”也正成為一種新業態。“商場+書店”“地產+書店”“學校+書店”“醫院+書店”紛紛亮相。不少品牌書店負責人,經常接到進駐各種商業綜合體的邀約。
“地產+書店”的模式尤其在今年的鄭州多個方位開花。據不完全統計:
2018年3月,新華書店鄭州購書中心國基路美盛店開業,3200平方米的面積,是鄭州北區目前最大的書店,集閱讀、交流、休閑、文藝沙龍、親子教育、藝術展覽等多功能于一體。
2018年7月,新華書店鄭州購書中心桐柏路睿海店開業,營業面積3000平方米,是鄭州市西南區的第一家大型書店。
2018年11月,總面積近2000平方米的尚書房海匯中心店正式開業,填補了鄭州東區新型復合式書店的空白。
至此,鄭州大型書店綜合體的版圖輪廓初現:中有中原圖書大廈回聲館書店綜合體,東有尚書房海匯中心店,北有新華書店鄭州購書中心國基路美盛店,西南有新華書店鄭州購書中心桐柏路睿海店、粱實書店。
和許多書店不同,粱實書店的包間有30多個,提供品茶、餐飲等服務,這樣的包間數量堪比一家專營餐飲的飯店。因而有讀者感嘆:這種模式該說是“書店+茶餐”還是“茶餐+書店”呢?這種書香與美食的結合或許將帶給讀者不一樣的感受。
鄭州市文廣新局相關負責人告訴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鄭州有1100多家書店,書店總量在全國比較靠前,近些年優秀實體書店不斷涌現,成規模和品牌效應有十多家,一些書店的做法在全國都是率先的。在鄭州本土書店注重樹立品牌的同時,全國著名的書店紛紛布局鄭州,方所在中大門國際購物公園開了方庭書店,西西弗也在鄭州布局了三家書店。
自2016年中原圖書大廈回聲館,誕生了一家面積3000多平方米的4層新型書店以來,文化綜合體的書店越開越大,成為鄭州書店業近年來的一道獨特風景。不過,現在談鄭州書店業內的競爭,還為時尚早。
一位書店負責人說:“現在各個書店求生存的方法不一樣,當我們討論書店業之間的競爭的時候,肯定是書店業特別發達的時候,就是每一個品牌、每一條路徑都已經走到一個可以自我維持、比較成熟的商業狀態的時候,那個時候可以討論競爭。”
作者: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張叢博 實習生劉袁抒 文/圖
編輯:河南商報 張路
來源:大河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