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健身房運動鍛煉已漸成趨勢,一對一進行指導的私教也受到越來越多人的歡迎。然而,健身教練隊伍也存在良莠不齊問題,由于指導不當造成健身者身體傷害的事例逐漸增多。健身教練是否有統一的門檻要求?公眾如何在健身中做好自我保護?11月19日,記者就此進行了采訪。
鍛煉之前,最好進行運動功能篩查和評估,全面了解自己的運動機能和心肺機能狀態,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不可盲目跟風,防止運動損傷和猝死的發生。
A
健身不當反“傷身”
近日,家住鄭州的閆女士遭遇了一件煩心事,本來高高興興地到健身房跳舞,由于在開始前教練沒有安排進行熱身,一下子動作過猛,腰部隨即出現不適,到醫院一檢查竟然是腰部韌帶撕裂。“運動前身體處于相對的‘冷狀態’,不做熱身就做一些猛烈的動作,肌肉、骨骼和心臟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傷害。”鄭州大學第五附屬醫院骨關節康復科康復治療師金兵站說,做好準備活動能提升神經系統的興奮度和靈活性,增強運動中協調平衡的能力,能有效減少身體損傷。
類似閆女士這樣,因為健身造成骨骼、肌肉等損傷而到醫院就醫的患者正逐漸增多。“比較常見的是肌肉拉傷、膝蓋半月板損傷,以及因為使用器械不當造成的肩關節損傷、髕骨關節軟骨損傷、肱二頭肌長頭腱損傷等。”金兵站介紹說,很多是長時間鍛煉不當積累下來的,這其中跟教練指導不當也有一定關系。
B
教練隊伍良莠不齊
11月19日,在鄭州市花園路上的一家健身房內,很多人正在“揮汗如雨”。工作人員向記者推介私人教練,每節私教課收費300元左右。記者看到,每個教練的介紹中最醒目的就是“獲得資質及榮譽證書”,內容五花八門:“《專業體能教練課程》認證教練”“H.M步態分析認證教練”“EPTC極速瘦身認證教練”“中國健美協會專業健身教練認證”等,這樣的認證大概有一二十種。
這么多認證、證書,讓很多健身者眼花繚亂。“也搞不懂到底哪些是權威的,一般就是看看教練的身材怎么樣。”一位健身者的話說出了大多數人的心理。
“健身房越來越多,對教練的需求很大,很多認證都是一些培訓公司或者健身協會發放的,一般用一兩個月、花上幾千塊錢就能拿到。”一位從業多年的健身教練告訴記者,很多教練只是健身愛好者,經過短期培訓就上崗了。
C
健身中自我保護很重要
據悉,目前我國關于健身教練并沒有統一的從業標準,這也造成了入職門檻過低。“健身教練對從業人員的技術性要求是很高的,需要了解人體結構,具有運動學、營養學等知識才行,一個簡單的動作如果角度、力度不到位,或者對運動量的把握、運動后恢復等不夠專業的話,都會造成身體傷害。”金兵站提醒說,目前,國家體育總局頒發的“健身教練國家職業資格證”和國家專業人才認證中心頒發的“國家專業人才認證中心資格證書”是比較權威的職業認證。
同時,在健身過程中做好自我保護也很重要。“鍛煉之前,最好進行運動功能篩查和評估,全面了解自己的運動機能和心肺機能狀態,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不可盲目跟風,防止運動損傷和猝死的發生。”金兵站說。
作者:河南日報記者 曹萍
編輯:河南商報 王凡
來源:河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