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是新時期脫貧攻堅的基本方略。
建設銀行積極響應國家“金融助推脫貧攻堅”戰略,充分發揮金融扶貧先導和杠桿作用,積極創新金融精準扶貧模式。
2018年以來,該行持續加大精準扶貧攻堅力度,通過金融扶貧“組合拳”精準發力,以實際行動切實履行國有大行社會責任,傾情助力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
資源政策傾斜
持續加大力度護航金融扶貧
建行河南省分行深化金融精準扶貧成果,持續加大在金融扶貧工作領域資源配置力度。
首先是信貸資源支持。在信貸資源上,該行對貧困地區信貸規模予以傾斜,將有限的信貸資源優先滿足貧困地區信貸投放需求;在服務價格上,加大貧困地區分行存貸款業務定價政策傾斜和中間業務收費減免力度;在財務資源上,該行根據總行扶貧相關費用撥付情況,積極做好“善融商務”電商扶貧涉及的計算機等相關設備購置及相關費用支出,以及貧困地區分行設立自助銀行、“助農支付服務點”所需的POS等設備購置投入及費用支出。貧困地區設立自助銀行、“助農支付服務點”以及“善融商務”相關設備配備等工作。
豐富服務品種種類
完善貧困地區金融服務網絡
精準扶貧,需要金融服務網絡和支付結算服務的延伸。
建行河南省分行不斷完善貧困地區金融服務網絡,不斷豐富惠及貧困地區的服務品種和種類。
該行借助自助設備、裕農通、龍支付、電話支付、手機銀行等,快速拓展“裕農通”服務點,在重點鄉鎮政府所在地借助自助銀行模式設立普惠金融服務點,逐步建立完善的服務網絡,在為客戶提供存款取款、轉賬匯款等金融服務基礎上,逐步提供理財、保險、貴金屬等綜合服務。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該行全口徑裕農通普惠金融服務點(含前期助農取款點)已達到135180個,本年累計交易29621筆,成為服務農村市場的重要渠道組成。在持續完善農村市場布局的同時,該行2018年不斷加強農村市場外出營銷和金融知識宣傳,深入鄉鎮農村,宣講金融常識,宣傳建行產品,豐富農村市場客戶的金融知識,滿足客戶金融需求。
下一步,該行將借助自助設備、龍支付、手機銀行等,快速拓展“裕農通”服務點,在重點鄉鎮政府所在地借助自助銀行模式設立普惠金融服務點,逐步建立完整的完善的服務網絡,逐步提供理財、保險、貴金屬等綜合服務。
搭建網絡平臺
提供線下撮合,電商扶貧走出新路子
近年來,建行河南省分行進一步發揮手機銀行、網上銀行和善融商務的扶貧脫貧作用,充分利用善融商務電商平臺優勢,開辟貧困地區商戶入駐綠色通道,為貧困地區“名特優新”農產品和休閑農業搭建網上銷售平臺。
截至今年6月底,該行個人商城累計入駐扶貧商戶56戶,企業商城累計入駐扶貧商戶45戶,新增扶貧交易3722.49萬元。其中駐馬店、南陽、信陽、濮陽分行分別營銷上蔡、方城、光山、羅山、臺前縣扶貧商戶入駐。
下一步,該行對于有一定知名度、生產能力的優質地方特色扶貧產品,還將積極提供線下推介撮合服務,同時利用大數據對入駐善融商務平臺的小微企業提供 “善融e貸”、對個人客戶提供“快貸”實現融資支持。
該行還不斷加大對建檔立卡貧困戶的定向精準扶貧力度,利用與對公客戶的合作關系,協調組織大中小型客戶針對建檔立卡貧困戶,開展專項招聘。通過成立行長專項扶貧基金和員工捐助等渠道,積極幫扶建檔立卡貧困戶中特困子女上學、孤寡老人、殘疾人、大病致貧等人員,以及定點扶貧地區用水、照明、危房、交通等設施建設。
支持培育發展特色產業
利用大數據產品精準對接貧困農戶
金融扶貧,要“輸血”,也要“造血”。
除提供資金支持、開展電商扶貧外,建行河南省分行還積極支持貧困地區培育發展特色產業。
比如,立足貧困地區資源稟賦,圍繞特色農業、特色旅游、特色資源等,以綜合融資、供應鏈融資等為抓手,積極支持貧困地區新型農民合作組織、龍頭企業等,積極支持培育貧困地區建成一批脫貧帶動能力強的特色產業,打造特色拳頭產品。通過支持龍頭企業輻射、專業合作社帶動、規模農戶扶持、產業園區受益等,建立產業發展與貧困戶增收的利益聯結機制,實現貧困戶經營性、財產性收入穩定增加,實現“造血”功能。
此外,該行還充分利用貧困地區小微企業的結算信息、POS收單交易信息、納稅信息、金融資產信息等數據,大力推廣助保貸、稅易貸、小微快貸等大數據類信用貸款產品,精準支持有勞動致富能力的貧困農戶、產業鏈上貧困農戶、政府增信貧困農戶以及保證保險、農業保險覆蓋的貧困農戶,促進貧困戶增收。
在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的前提下,該行還根據貧困農戶實際需求,切實保障扶貧小額信貸支持,穩妥推進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農民住房財產權和林權等抵押貸款業務試點,促進農民增收致富。(河南商報記者吳靜 通訊員 杜紅升 吳振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