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記者從省科技廳獲悉,為進一步加大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力度,省科技廳、省財政廳、省稅務局、省發改委等7部門聯合印發了《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計劃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實施方案》立足我省實際,借鑒先進經驗,編制了三年工作“路線圖”,提出到2020年高新技術企業力爭突破4500家,全力促進高新技術企業健康快速發展。
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的健康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服務優化。此次出臺的《實施方案》,被譽為我省支持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的“增強版”。從力爭2020年省級以上高新區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全部實現翻番,到實施“小升高”培育行動,助力企業發展壯大;從對符合條件的高新技術企業每年給予最高200萬元研發費用獎勵,到主動上門為企業開展科技、財稅政策服務……梳理后不難發現,與以往相比,“升級”后的《實施方案》在目標制定和舉措施行方面有了兩大變化:既追求量的增加,又要求質的提升;既拿出“真金白銀”的政策禮包,又推出“真情實意”的服務舉措。
與傳統企業相比,高新技術企業具有經濟效益大、技術層次高、市場競爭性強等自身優勢,是技術、智力、信息、知識等高級生產要素最為密集的企業,是加快實現技術創新成果轉化的重要載體。作為引領企業創新的排頭兵,高新技術企業是加快推動全省科技創新的“牛鼻子”。近年來,我省不斷加大扶持力度,培育了一大批創新型企業。以2017年為例,我省共認定高新技術企業1115家,其中新增606家,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實現了歷史上的最快增長。但我們不能僅滿足于數量的翻倍增長,以為數量增加了就是發展壯大了,更不能停留在單純的資金扶持層面,以為給錢補貼了就算扶持到位了。
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看數量更要重質量,真投入還要優服務。過去有些地方吸引投資者,靠的是讓利多、補貼多。如今來看,好項目不是靠補貼優惠拉來的,優秀的企業看重的不是眼前的小利,而是穩定、開放、可預期的發展環境。
“川廣者魚大,山高者木修”。好的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目前,在我省高新技術企業中,民營企業占比達97.4%。這就意味著,實現高新技術企業高質量發展,必須營造良好的民營經濟發展環境,以“軟環境”提升發展“硬實力”,以硬措施來為“軟環境”托底。政府要把企業的事當自己的事,把企業家當自己人,一手抓權力“瘦身”,一手抓服務“強身”,讓企業感受到政策的實效,享受有“溫度”的服務。
來源:河南日報
作者:馮軍福
編輯:河南商報 孫亞男

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的健康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服務優化。此次出臺的《實施方案》,被譽為我省支持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的“增強版”。從力爭2020年省級以上高新區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全部實現翻番,到實施“小升高”培育行動,助力企業發展壯大;從對符合條件的高新技術企業每年給予最高200萬元研發費用獎勵,到主動上門為企業開展科技、財稅政策服務……梳理后不難發現,與以往相比,“升級”后的《實施方案》在目標制定和舉措施行方面有了兩大變化:既追求量的增加,又要求質的提升;既拿出“真金白銀”的政策禮包,又推出“真情實意”的服務舉措。
與傳統企業相比,高新技術企業具有經濟效益大、技術層次高、市場競爭性強等自身優勢,是技術、智力、信息、知識等高級生產要素最為密集的企業,是加快實現技術創新成果轉化的重要載體。作為引領企業創新的排頭兵,高新技術企業是加快推動全省科技創新的“牛鼻子”。近年來,我省不斷加大扶持力度,培育了一大批創新型企業。以2017年為例,我省共認定高新技術企業1115家,其中新增606家,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實現了歷史上的最快增長。但我們不能僅滿足于數量的翻倍增長,以為數量增加了就是發展壯大了,更不能停留在單純的資金扶持層面,以為給錢補貼了就算扶持到位了。
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看數量更要重質量,真投入還要優服務。過去有些地方吸引投資者,靠的是讓利多、補貼多。如今來看,好項目不是靠補貼優惠拉來的,優秀的企業看重的不是眼前的小利,而是穩定、開放、可預期的發展環境。
“川廣者魚大,山高者木修”。好的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目前,在我省高新技術企業中,民營企業占比達97.4%。這就意味著,實現高新技術企業高質量發展,必須營造良好的民營經濟發展環境,以“軟環境”提升發展“硬實力”,以硬措施來為“軟環境”托底。政府要把企業的事當自己的事,把企業家當自己人,一手抓權力“瘦身”,一手抓服務“強身”,讓企業感受到政策的實效,享受有“溫度”的服務。
來源:河南日報
作者:馮軍福
編輯:河南商報 孫亞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