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 11月26日上午,河南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召開,省發改委主任何雄就《河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實施中期評估情況作報告。普通百姓關注的環境治理、“放管服”改革、民生工程等方面,五年計劃進展如何?報告中,用大數據分析來“說話”。環資方面,民眾獲得感比2015年提高6.5個百分點
報告顯示,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我省印發實施污染防治攻堅戰三年行動計劃,扎實推進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大數據分析結果,我省環境資源方面的民眾獲得感為83.23,比2015年提高6.5個百分點。
具體來說,我省大氣環境質量明顯改善,全省PM10、PM2.5分別降至106微克/立方米、62微克/立方米。全面推行五級“河長”制,加快水污染防治,水體質量明顯改善,全省四大流域水質優良比例總體提高9.5個百分點。全面啟動土壤污染狀況詳查。
省直部門審批服務事項,627項實現一網通辦
報告顯示,我省堅持改革開放雙輪驅動,拓展發展空間,培育競爭優勢,發展活力不斷釋放。大數據分析結果,網民對各項改革成效給予正面評價占比達到91.09%。
具體來說,精準發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基本建成全省一體化網上政務服務平臺,省直部門審批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達到70.91%,其中627項實現一網通辦。
截至去年年底,3068個貧困村退出貧困序列
報告顯示,我省持續加大民生投入,重點民生實事順利推進,人民群眾獲得感不斷增強。大數據分析結果,我省民生福祉方面的民眾獲得感為79.30,比2015年提高4.3個百分點。
具體來說,脫貧攻堅成效顯著。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截至2017年年底,218.7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現脫貧,3068個貧困村退出貧困序列,19.7萬貧困群眾實現易地扶貧搬近,全省貧困發生率從2015年的5.4%下降到2.57%。
此外,實施全民參保登記計劃;“全面改薄”任務扎實推進;鄭州大學、河南大學進入國家“雙一流”建設行列;六大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加快推進等。
鄭州航空港區:現代航空都市框架基本形成
報告顯示,我省在全方位開放方面成效顯著。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統籌推動空中、陸上、網上、海上絲綢之路“四路”并進。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建設取得突出成效,圓滿完成“三年打基礎、五年成規模”的階段性目標,現代綜合交通樞紐優勢不斷提升,國際物流中心和現代產業基地地位加速確立,現代航空都市框架基本形成。
全面啟動河南自貿試驗區建設,政務、監管、金融、法律、多式聯運五大服務體系初步構建,多證合一等97項改革任務已完成,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在自貿區三個片區全面推開,入駐企業和注冊資本在同批自貿區中位居前列。
鄭州新鄭綜合保稅區三期、南陽臥龍綜合保稅區一期封關運行,鄭州經開綜合保稅區通過預驗收,建成水果、冰鮮水產品、進境糧食等8個功能性口岸,數量居內陸省份之首。
鄭州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服務試點綜合指標和中歐班列(鄭州)運營水平全國領先,鄭州——盧森堡“空中絲綢之路”深入推進,盧森堡貨航周航班量加密至每周18班,高峰時每周可達23班;中歐班列(鄭州)實現每周“去八回八”高頻次運營。截至今年上半年,跨境電商交易額1792.3億元,居全國前列。
自評估基礎上,委托第三方開展“大數據評估”
根據監督法規定,按照國家發改委部署和省政府要求,從年初開始,省發改委組織省直有關部門、各省轄市和直管縣開展了“十三五”規劃綱要實施情況中期評估工作,在自評估的同時,委托第三方開展了專題評估和大數據評估,形成了中期評估報告。
作者:大河客戶端記者 段偉朵
編輯:河南商報 王凡
來源:大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