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寶舅的表姐打電話專門給推薦了個選題,說完還強調了一遍,“你可好好調查調查,你外甥女現在頭上還有疤。”
原來,當時表姐帶她去上早教,穿著羽絨服的3歲半外甥女被放在了后排的兒童安全座椅上。
在行駛過程中,遇到緊急情況一個急剎車,回過神一看后視鏡,寶寶沒了,只剩下一個空羽絨服。
人呢?表姐趕緊回頭去看,寶寶已經從羽絨服里一頭栽倒在了前排座椅上,額頭瘀血了不說,鼻子也出血了。
表姐說,還好當時車速不高,孩子只是看見血了害怕并沒有別的事兒,如果再快點估計要腦震蕩了。
直接把穿著羽絨服的孩子放進安全座椅,系上安全帶,以為這樣就很安全了?其實不然。
穿羽絨服坐安全座椅,是一件非常錯誤、非常危險又容易被寶親們忽視的事情。
直接把穿著羽絨服的孩子放進安全座椅,系上安全帶,以為這樣就很安全了?其實不然。
安全座椅的工作原理是:當發生碰撞時,專為兒童定制的座椅能更好地承托頭部、頸部,大范圍均勻分散沖擊力,起到更好的防護和緩沖作用,從而保護寶寶稚嫩的頸椎和頭部。
而如果發生碰撞時,兒童從安全座椅“飛”了出來,顯然就失去了安全座椅的作用。
那么,羽絨服和安全座椅到底有什么關系,為什么會讓安全座椅失效?
那么,羽絨服和安全座椅到底有什么關系,為什么會讓安全座椅失效?
湖南衛視《新聞大求真》節目,做過類似對照實驗。

實驗中的三個假人娃娃身高與一歲寶寶相當,均穿著羽絨服,坐在三輛安裝有安全座椅的玩具汽車上,接著讓這三輛汽車以20km/h的速度撞向50米以外的墻上。

不可思議的一幕發生了,僅僅20邁的速度(我們在車內的感受可能相當于龜速了),三個假人娃娃都不同程度的差點被甩出座位。
為什么羽絨服如此“威力無窮”呢?
原來,羽絨服是蓬松狀的,里面有很多空氣填充。
當發生碰撞時,厚實的衣服在強大的碰撞力量下,被壓縮得急速變形。原來的填充空間瞬間釋放出來,安全座椅上的安全帶就會突然變松。
也就是說,發生碰撞的時候,羽絨服被“放氣”,安全帶與孩子之間的距離加大,無法再起到約束作用。
加上羽絨服光滑的面料特性,以及強烈的慣性,孩子很可能從羽絨服中滑脫出來并被甩出去,產生致命危害。
除了羽絨服,其他較為蓬松或者光滑面料的防寒服、棉衣也同理,都不可以在安全座椅上穿。
【提醒】
冬天車內溫度低,可以在上車前,提前開空調暖一下車,再讓孩子進去。
同時要把蓬松外套脫掉,剩下服帖衣物后再系上安全座椅的安全帶,如果怕孩子冷,可以把外套蓋在身上。
檢查安全帶是否拉到位,最合適的程度是確保安全帶緊貼寶寶胸部,以能放進一個手指頭為宜
記者:文/河南商報記者 張成誠 李佳 王苗苗 首席記者 宗雷
編輯:河南商報 郭爽
來源:家有小寶
編輯:河南商報 郭爽
來源:家有小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