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12月14日,中國平安第十一屆董事會第四次會議在深圳召開,審議并通過了《關于完善公司執行委員會決策機制和組織體系的議案》。為進一步明確執行官的定位與職責,深化公司戰略轉型及三大業務線發展,延續并完善公司治理及決策機制,中國平安增設三個聯席首席執行官(簡稱“聯席CEO”)崗位,由李源祥、謝永林、陳心穎擔任。在集團董事長/CEO馬明哲的領導下,三位聯席CEO分別統籌管理個人、公司、科技業務,對三大業務群實施統一領導、專業分工。董事會表示,在集團執行委員會現行“執行官負責制”基礎上,設立聯席CEO集體決策機制,使之成為公司一項重要的制度化組織體系,將有助于深入貫徹、持續踐行“集體決策、分工負責、矩陣式管理”的公司經營決策機制,更高效地整合內部資源、提升協同效率、強化風險管控,健全人才培養及梯隊建設體系。
董事會決議指出,近年來,中國平安持續推進“金融+科技”、“金融+生態”戰略。為進一步深化“一個客戶、一個賬戶、多種產品、一站式服務”的綜合金融經營模式,以客戶服務為導向,逐步形成了清晰的“個人業務+公司業務+科技業務”三大事業群及架構。特別是近三年來,這三大業務群分別在集團副首席執行官李源祥、集團副總經理兼黨委副書記謝永林、集團副首席執行官陳心穎的領導下,取得了良好發展,促進了公司整體經營業績持續健康增長。實踐證明,這一戰略布局與業務結構,以及以“執行官負責制”為核心的決策管理機制,其成效是顯著的,其模式是行之有效的,對公司戰略轉型、整體風險管控及可持續健康發展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決議指出,根據《公司章程》及公司執行委員會工作細則有關規定,借鑒全球公司治理最佳實踐,在公司執行委員會現行“執行官負責制”基礎上,增設聯席首席執行官崗位符合如下四大需要。具體包括:
一是適應以客戶為導向戰略轉型的需要。平安作為一家金融控股集團,從綜合金融客戶需求和服務模式出發,各子公司均存在對“個人客戶、公司客戶和科技業務”的服務需求。平安要實現客戶服務導向模式,需在確保子公司獨立法人地位的基礎上,完成從集團到客戶“條線”式結構的整合。進一步明確“個人、公司、科技”三大業務群,將有利于為客戶提供“端到端”及“1+N”產品和服務,提升客戶體驗。
二是適應新業務模式發展管理的需要。隨著平安“金融+生態”戰略的發展,“科技賦能金融,科技賦能生態,生態賦能金融”的成效日益顯現,科技和生態發展模式已成為公司核心商業模式之一。平安已創立了十余家新科技公司、二十個科技研發實驗室與六大科技創新研究院,在諸多科技領域處于全球領先地位;并圍繞人們生活“醫食住行、生老病養”需求,創建了五大生態圈。此次增設三位聯席CEO,分工更明確、職責更清晰,符合平安新業務模式孵化及科技創新快速發展需要。
三是強化公司風險管控的需要。平安是國內三大綜合金融集團之一,也是全球首批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近年來,金融監管部門持續加強對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的監管,對完善風險管理體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隨著公司戰略轉型的深化,強化公司風險管控更趨重要、迫切。公司很有必要按平安“個人、公司、科技”三大業務群結構,在過去十多年來建成的國際標準的金融風控體系基礎上,結合中國國情,進一步提升和健全“覆蓋全面、管理透明、條線清晰”的全面風險管理體系,提升風控管理水平,更好地滿足金融監管和風控的要求。
四是人才梯隊培養的需要。平安一直注重系統化的人才培養,健全人才梯隊持續培養體系。此次增設聯席CEO,借鑒了全球公司治理最佳實踐,同時結合了平安的實際情況,將確保人才培養及梯隊建設更加系統化、制度化。
董事會決議,李源祥出任公司聯席CEO,分管個人客戶綜合金融業務。李源祥獲得劍橋大學財政金融碩士學位,于2004年加入平安,歷任平安壽險董事長特別助理、總經理及董事長。現任平安集團常務副總經理、副首席執行官兼首席保險業務執行官。
謝永林出任公司聯席CEO,分管公司客戶綜合金融業務。謝永林獲得南京大學管理學博士及理學碩士學位,于1994年加入平安,從基層業務員做起,曾在平安產險、壽險、集團、銀行及證券擔任要職。他于2016年9月起出任平安集團副總經理,并于2016年12月起出任平安銀行董事長至今。
陳心穎出任公司聯席CEO,分管科技業務。陳心穎獲得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電氣工程學和經濟學雙學士學位、電氣工程學及計算機科學碩士學位。她于2013年加入平安,擔任本公司首席信息執行官、首席運營官, 2016年1月起擔任公司常務副總經理至今,并于2017年10月起出任公司副首席執行官。
展望未來,中國平安表示,“金融+科技”、“金融+生態”戰略轉型正處于關鍵階段,集團繼續在董事長/CEO馬明哲的領導下,結合增設的聯席首席執行官+矩陣體制,將會進一步強化經營管理決策機制,使三大業務線分管執行官的定位更明確,職責更清晰,重點更加聚焦,協同更加有力,加快推動集團科技轉型、生態轉型戰略向更深、更廣層次演進,提升公司對經營、管理風險的駕馭能力,實現長期可持續健康發展。(王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