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份的上海,朔風四起,寒氣逼人,東安路上枯黃的梧桐葉搖搖下落。與室外的寒冷不同,15日下午,青松城大酒店內溫情滿滿,近200余名在滬河南大學歷屆校友共聚一堂,從黃河之畔到黃浦之濱,因“河大”結緣,共享歡聚時刻。

三十一載春秋 校友會已枝繁葉茂
河南大學上海校友會成立已有三十一年的歷史,三十載春秋,從零到一,再到枝繁葉茂,凝聚了眾多開創者的付出,造就了“互幫互助,不斷創新”的精神內涵。
主題年會從共唱《河南大學校歌》開始。歌聲一起,多少對母校的情懷一起涌上心頭,會后有校友說,和大家一起唱校歌是年會上感受最深的時刻。年會上,1964級地理系學生、校友會創始人之一馬如水老先生為大家講起創辦之初的故事。他說上海校友會的成立應該特別感謝當時在上海歌劇院工作的張吉鴻校友,正是他的熱情張羅才有了校友會成立的緣起。“1987年9月的第一次校友會只有40來人,那時候條件有限,想盡辦法募集經費編寫每年的《上海校友之聲》小冊子,并分發給母校、世界各地的河大校友會。”馬如水倍感欣慰,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他希望來自世界各地的河大校友都能在各自的領域砥礪前行,盡能力為母校添磚加瓦。耄耋之年的校友會前會長、名譽會長李學忠老先生依然精神矍鑠,激動不已地向大家表達了他對本次校友會的祝賀。

會長劉獻在講話中著重強調了河大上海校友會的發展宗旨:“我們始終站在聯絡校友,服務校友,服務社會,服務母校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盡力幫助大家搭建活動平臺,實現美好愿望。”同時對各位領導、來賓、校友表達了殷切的祝福。南京大學上海校友會副會長代表上海兄弟校友會向慶典活動表達了真摯的祝福。 上海校友會在一屆又一屆校友的接力中繁榮發展,已有22個分會與聯誼會,聯系了上海各行各業的3000多位校友。現任校友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劉強向大家介紹目前的可喜成績。
河大校友辦公室主任劉波、副主任劉群代表母校向上海校友會贈送了由藝術學院院長“年會成功舉辦,校友友誼長青”,會場上,河南大學北京校友會會長副會長陶襄萍、會長劉向陽的代表向慶典贈送了書法作品和錦旗。介紹了浙江校友會贈送的劉彥勇副會長繪畫作品的寓意。宣讀了臺灣校友會等各地河大校友會的賀信。晚會還邀請到了河南省駐滬辦副書記許春暉對晚會寄予誠摯祝福。
年會現場,韓長印副會長宣布了校友會新理事候選名單;王楚明副會長宣布了哲學與公共管理分會、軟件分會、金融投資聯誼會的成立以及醫藥護分會、青年分會成功的換屆。校友會的茁壯成長離不開各位校友的大力支持,晚會上還表彰了優秀校友志愿者、校友服務之星、優秀分會和杰出分會會長。武進鋒作為杰出會長代表、湯世才作為校友代表發了言。

河南大學校黨委副書記張寶明對慶典儀式的舉行和會議的召開表示了熱烈的祝賀。他首先肯定了上海校友會過去卓有成效的工作成果,并從師資力量、學科建設、人才培養、招生就業、基礎建設等方面向各位校友介紹到如今母校的良好發展,為校友們帶來了期盼的母校信息。最后,他希望各位校友為母校的未來發展積極建言獻策,一如既往地關心和支持母校的建設與發展。原河南大學副校長,正校級領導田中嶺在講話中對上海校友會表達了真摯的祝福和殷切的希望。

繽紛上海灘 夢回年少時

“吾校河南大學,處汴京之故地,依黃河之九曲……”來自新傳分會的陳靜和杜肖宇朗誦的《河大頌》激情澎湃,振奮人心。歌曲《后來》在法學分會的王彩艷和張安玲的演唱中顯得格外舒緩動聽,“希望每個人的后來都是最好的未來,希望后來的我們都是最好的我們。”演唱最后,她們也為校友們送上了真摯的祝福。


《大河道》的演繹引起全場沸騰,來自土木建筑分會的潘曉將古風的唱詞與說唱結合,詮釋著濃濃的河大情;踏著歲月而來,瑩潤著書香,河南大學有讓人過目不忘的綽約氣質,有令人流連忘返的脫俗氣質。來自教科院分會的《河大印象》聲情并茂的詩朗誦讓臺下的校友們再次回憶起母校的風花雪月。此外晚會還有余音繞梁的《琵琶行》彈奏、洋洋盈耳的日文歌曲《櫻色舞うころ》、飄逸悠揚的葫蘆絲獨奏。




藝術分會的董德平帶來的模仿與口技表演《精彩瞬間》更是令人驚艷叫絕,贏得滿堂喝彩。兩手空空的他站在臺上盡顯沉穩之風,對劉歡、劉德華、楊坤的演唱模仿可謂淋漓盡致。一個話筒,一張嘴就能模仿出逼真至極的小鳥叫聲,贏得臺下觀眾的陣陣掌聲。
游戲加抽獎環節掀起全場的幾個高潮。“賣白菜”游戲巧妙得讓或許本不熟悉的校友們緊緊相擁,落單的三五校友只能無奈接受“蘿卜蹲”游戲懲罰;踢毽子游戲的參與校友每人都獲得了價值不菲的健身卡;抽獎環節中,校友們按照游戲規則瘋狂晃動手機,只為捧上一個大獎回家。平日里他們或許為工作朝九晚五,備受壓力,但此刻的他們在校友會的舞臺上夢回年少,開懷大笑,晚會也伴著這歡聲笑語落下帷幕。
泱泱黃浦水 濟濟河大人
百年學府耀華門,洗盡鉛華方歸望。一大批杰出的河南大學校友在上海社會各個領域開拓著屬于自己的番天地。他們在“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河大精神感召下,一路前行,不負使命。河南大學上海校友會將這些校友們凝聚起來,互助共進,為母校爭光添彩,為上海發展做出貢獻。
今年年會新增的“校友發展論壇”上四位在滬杰出校友追憶汴京,分享了他們與“河大”的點滴故事以及在上海發展的成功之道。藝術學院美術專業1995級的學生董德平,如今已經是武警上海市總隊政治部文工團團長、上海市青年聯合會委員、上海校友會藝術分會會長。作為第一個分享嘉賓,他精心準備,大禮堂、林蔭路、東十齋••••••屏幕上一張張再熟悉不過的照片都勾起在場每一位河大人的青蔥記憶。無論是畢業后攜筆從戎,還是后來師從單田芳、侯耀華等藝術大師,“時刻準備著”為社會做出奉獻,一直是他的自我要求。


“身在浦江,心系河大”的外語學院2001級王勇回憶起自己數十年來創業的心路歷程,他把“學習心態”“空杯心態”“陽光心態”“老板心態”“合作心態”“感恩心態”“長久心態”“全力以赴心態”這八大心態分享給了大家。由王勇創立的為期十年的“外語學院精英獎學金”今年已是第二個年頭。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所研究員、生物系1995級王建華,已是一位杰出的科學家。他一直以來致力于艾滋病領域的研究,取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他告誡大家搞科研就要抓住主要問題,提高執行能力。數學系1990級學生,現任上海海事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教授、博導劉斌則重點感謝了母校劉秀英老師對他學習和發展的無條件支持。






在歷屆會長、副會長、秘書長的帶領下、在各位理事的努力下,如今的上海校友會已成為各地校友會中有特色、有影響力的校友會。三十而立,校友會全體成員們一致表示將銘記“明德新民 止于至善”的校訓,砥礪前行,在上海“團結共進,光耀浦江”。
作者:通訊員 周亞敏 陶一旖 鄭慧瑜
編輯:河南商報 韓坦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