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州市信息技術學校的學生在實訓室上課
改革開放40年,教育的每一次發展,都是中國改革開放交響樂中不可或缺的音符。從寒冬料峭到暖意融融,我國職業教育進入快速發展時期,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職業教育發展之路。
時光流轉中,鄭州職業教育留下清晰的歷史印跡。截至目前,鄭州建有82所中等職業學校,3所國家改革發展示范校、5所河南省職業教育示范校,13所河南省職業教育特色校,已形成規模較大的職業教育體系,具備了大規模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的能力。
校企同頻共振建下實訓項目一個個
沿鄭州市金水東路一直向東,新建的鄭東新區職教園區姿容靚麗。1036畝的占地面積、設備齊全的各類實訓室……為學生營造了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
已經入駐職教園區的鄭州市信息技術學校擁有了更多“大展手腳”的空間。在管城區書院街的老校區,其所有實訓室面積加起來不足1200平方米,而在新校區,鄭州市信息技術學校的實訓室建設用房規劃為4300平方米,全部建成后可滿足24個教學班同時使用。
實訓室增容,也拓寬了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廣度。值得一提的是,鄭州市信息技術學校引企入校,成立校企合作工作室,師生在工作室完成企業項目,企業專家帶領學生創業實訓。
瞧,3C產品客服中心里,學校與深圳一家公司合作,數碼維修專業的學生可以承接項目,維修手機、平板等;平面設計工作室內,平面設計專業的學生也可以接訂單,為客戶設計、修改網絡頁面等。
這,僅是鄭州職業教育的一個縮影。目前,鄭州共有10個行業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1所現代學校制度試點單位,8所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256個校內實訓基地,1300余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鄭州市已基本形成產教協同發展和校企共同育人的格局。
技能大賽“練兵”摘得獎牌一串串
在業內看來,技能大賽是教育教學成果的一個重要展示平臺。鄭州市職業教育以技能大賽為契機,完善國賽、省賽、市賽、校賽四級競賽體系,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以鄭州市電子信息工程學校為例,今年的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上,該校一舉拿下3個一等獎、6個二等獎和3個三等獎,派出的11支參賽隊伍全部載譽而歸。
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是國內職業教育的風向標。自2008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舉辦以來,鄭州市電子信息工程學校累計參加了十年,共獲得一等獎10項,二等獎28項,三等獎31項,為全省培養了40個全國優秀輔導教師、近百名獲獎選手,競賽成績在全國處于第六名。憑借絕對實力,該校獲得了全國計算機學會職業教育委員會2019年的年會承辦權。
據統計,2018年,鄭州市11所中等職業學校的66名選手代表河南省參加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職組比賽,在23個國賽項目中斬獲7金15銀12銅。2012年以來,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職組比賽中,鄭州市共獲得一等獎29個,二等獎58個,三等獎94個,累計獎牌181枚,金牌及獎牌總數占全省半數以上。
緊貼社會需求培育能工巧匠一批批
職業教育肩負著培養多樣化人才、傳承技術技能、促進就業創業的重要職責,“是青年打開通往成功成才大門的重要途徑”。大力發展職業教育,鄭州“從不手軟”。
2017年,鄭州市中等職業教育總投入達到17.69億元。目前,鄭州市中職學?,F有專業點449個,包括信息技術、教育、財經商貿、加工制造等17個專業大類132個專業,基本覆蓋國民經濟各個領域;并建設了專業技能工作室30個、擬重點建設專業30個、省級品牌示范專業和特色專業19個。
2018年4月26日,河南省中職教育課程聯盟在鄭州成立,這是中職學校提升信息化教學水平的重要途徑,也是探索新型教學模式發展和改革的重要舉措。
服務“中國制造2025”,對接“一帶一路”,助推中原經濟區發展,服務鄭州市國家中心城市建設……近年來,鄭州市各職業學校緊貼地方需求,培養了大批實用型技能人才。每年,數以萬計的技術技能型人才走向經濟建設主戰場,成為支撐中小企業集聚發展、區域產業邁向中高端的生力軍,為鄭州市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記者: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譚萍 /文 許俊文/ 攝影編輯:河南商報 郭爽
來源:大河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