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鄭州豐益肛腸醫院發起的“保肛護腸萬人篩查”雖已于12月20日結束,但截至目前,仍不斷接到市民電話,想要參與活動。為讓更多市民受益,活動時間延長至2019年1月1日,其間七類人群撥打健康熱線,仍可繼續參加活動。
20天篩查出9例大腸腫瘤
據統計,為期20天的活動共1079人參與,查出9例大腸腫瘤。且報告還顯示,把直腸腫瘤當做痔瘡、腸炎等治療的患者不在少數,特別是把大便帶血誤以為是痔瘡,不以為然。
趙女士,61歲,便血數月,自認為上火,服用去火藥后仍便血,活動中確診為直腸腫瘤。馮先生,便血、黏液便數月,在家附近診所診斷為結腸炎,輸水后未好轉,現診斷為直腸腫瘤,且腫瘤細胞已擴散……
七類人群應重點篩查大腸腫瘤
“結直腸病變自然病史可達5年~10年,如能在癌前病變階段查出,就能早發現早治療,生存率及治愈率也可大大提高。”劉佃溫教授介紹,目前大腸腫瘤早期治愈率很高,因此早期篩查的意義重大,尤其是大腸腫瘤高危人群。
什么樣的人群屬于大腸腫瘤“高危人群”?劉佃溫教授提醒,綜合以下有兩種或以上情況者屬于篩查范圍:
1. 40歲以上人群;
2. 有痔瘡和長期便血;
3. 直系親屬有結直腸腫瘤病史;
4. 長期有慢性腹瀉持續超過3個月;
5. 大便異常,且持續一段時間;
6. 有慢性闌尾炎、膽囊炎或已切除闌尾和膽囊的;
7. 曾得過大腸息肉的患者,腸道惡變率更高。
活動鏈接
“保肛護腸萬人篩查”已延至2019年1月1日,若是有便血、肛門疼痛等肛腸不適,撥打健康熱線仍可獲得免費的肛腸鏡檢查,申請知名肛腸專家劉佃溫教授及三甲醫院肛腸科帶頭人秦偉主任親診。(吳兵)
來源:河南商報
編輯:河南商報 郭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