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省大部地區開啟天寒地凍的低溫天氣模式,連續低溫天,不少人都有這樣的感受:在家手腳凍僵,出門臉頰生疼。為了取暖,各種“取暖神器”全都派上用場,電熱毯、“小太陽”、暖寶寶成為防寒保暖必備物品。但是你知道嗎?這些“取暖神器”背后隱藏著不少安全隱患,甚至會變成“炸彈”。
例如:電熱毯,短路引發火災。因為在使用電熱毯時,一些人喜歡將電熱毯折疊收納,這樣的做法極為不安全,被折疊過的電熱毯從外表上看不出問題,但把電熱毯剪開后發現,里面的電線很可能已經斷了。在五花八門的取暖器中,“小太陽”是很多家庭的首選,那么它的溫度究竟能達到多高呢?實驗人員將一張餐巾紙放在小太陽上烘烤,僅僅幾秒鐘紙就被燒著了,此時小太陽溫度已經快達到180℃。接下來,實驗人員又拿來一塊濕毛巾放在小太陽上烘烤,幾個小時后毛巾被烘干,上面出現一小塊被燒焦的情況。小太陽工作時,上面不能放任何東西,特別是衣物之類。一旦有物品覆蓋導致熱量不能及時散發出去,會造成短路或引發火災。
還有就是暖寶寶,暖寶寶直接接觸皮膚,長時間會引起低溫燙傷。實驗人員將3片暖寶寶分別貼在3個雞蛋上,放置時間分別為:1小時、3小時和6小時。結果表明,用暖寶寶包裹1小時后,雞蛋沒有太大變化;包裹3小時,雞蛋外殼明顯發熱,蛋清逐漸凝固;而包裹6小時的雞蛋,明顯已經被燙熟了。
在使用這些“取暖神器”時,如何避免不安全因素的發生呢?
首先是電熱毯,不要買粗制濫造、無安全措施、未檢驗合格的產品;使用前要完全攤平,入睡前切斷電源;使用時盡量不要與人體皮膚直接接觸,可以在電熱毯上面鋪一層床單或薄毯子;避免折疊打褶,嚴禁水洗、自行拆修。
“小太陽”,使用帶地線的三孔插頭;機體上不能放東西;使用時遠離易燃物;不能在浴室使用小太陽。
暖寶寶,購買時,要注意外包裝是否齊備生產日期、執行標準、有效期限等相關信息;拿出往年囤貨時,需要看是否在有效期內;避免暖寶寶直接接觸皮膚,并且避免長時間接觸相同部位;睡覺前,務必取掉暖寶寶;不要在取暖器前及電熱毯上使用暖寶寶。
記者: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邵可強 通訊員 張珊珊編輯:河南商報 郭爽
來源:大河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