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借道匯通能源
綠都集團或將完成其在A股布局
1月11日晚間,匯通能源發布《關于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擬變更的提示性公告》,其控股股東上海弘昌晟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弘昌晟)與西藏德錦企業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西藏德錦)簽署《股份轉讓協議》,西藏德錦以每股20.36元的價格受讓弘昌晟直接持有的匯通能源非限售流通股份44203177股,總價款為899995915.70元,占匯通能源總股本的29.9999%。本次權益變動方式為協議轉讓。
2018年三季報顯示,弘昌晟持有匯通能源48373895股,占其總股本的32.83%,為匯通能源第一大股東。
本次權益變動后,西藏德錦持有上市公司44203177股股份,占匯通能源總股份的29.9999%,為匯通能源控股股東,湯玉祥為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
天眼查顯示,西藏德錦控股股東為鄭州綠都地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持有其45.95%的股份,其余兩家股東分別是鄭州宇通集團有限公司,持股比例44.14%,鄭州通泰萬合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伙)持股比例9.91%。
圖源:天眼查
根據公告內容,匯通能源的營業收入主要來源于風力發電、有色金屬(銅)貿易及房產租賃;西藏德錦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控制的關聯企業存在房屋租賃和物業服務業務,與上市公司之間存在經營相似業務的情形,但占各自業務收入的比例較小,且二者在開展的目的、開展的區域、面向的客戶群體均有不同。
2018年三季報顯示,截至報告期末,匯通能源總資產1214607872.84元,較上年度末減少1.89%,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資產683240547.44元,較上年度末增加1.49%。1-9月營收1706633816.19元,比上年同期減少6.5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8158270.16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7.89%。
有關此次股權轉讓的后續安排,公告中披露,西藏德錦在未來12個月內沒有增持股份、改變或調整上市公司主營業務、出售合并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資產、購買或置換資產的計劃。此外,本次權益變動后,西藏德錦及其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與上市公司之間將保持人員獨立、資產完整、財務獨立;上市公司具有獨立經營能力,在采購、生產、銷售、知識產權等方面均保持獨立。
(2)
控股股東綠都集團
為豫籍房企布局全國的典型案例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股權轉讓的間接控股股東綠都集團,為豫籍房企布局全國的典型案例。河南本土地產企業布局全國早期亦有,但多是零星之舉,鮮有系統性、規模性成功案例出現,作為宇通集團的地產板塊,綠都集團屬典型的產業資本代表作。
發端于河南的綠都集團成立于2002年,目前管理總部位于上海,主營房地產開發業務,具有國家房地產開發一級資質,已布局16座城市,開發40多個房地產項目,總開發面積逾1000萬平方米,服務20余萬業主。
官網顯示,綠都集團為宇通集團關聯企業,中國房地產百強企業。
2018年12月29日,中指研究院發布2018年中國房地產銷售額百億企業排行榜。監測顯示,2018年共計156家房企躋身百億軍團,河南7家房企上榜,綠都地產以319億元的銷售額和266萬平方米的銷售面積進入百強,排名80,在豫籍房企中列第4位。豫籍房企排名前三的分別是建業集團第44、正商集團第61、康橋集團第74。
成立以來相當長一段時間,綠都的主戰場都維持在中原市場,從2015年下半年,綠都集團全面開啟全國化布局。
2015年8月,綠都人事變動成為一個節點——原升龍地產總經理馮勁義加盟綠都,并帶來了具有鮮明的“龍湖”標記高管團隊,一時成為業界焦點。緊接著,一連串系統性動作或明或暗展開。
攜迪士尼概念,高調進入上海市場。2015年9月30日,綠都集團通過股權收購方式分別在上海拿下了鄰近迪士尼7.3萬平方米商住用地和新靜安區兩個項目。資料顯示,2015年9月,綠都集團通過股權收購形式全資收購了此前由上海香置投資有限公司拍得的地塊。
悄然完成股份制改造,沖刺資本市場。馮勁義到職4個月后,2015年年底,綠都集團完成股份制改造。
總部遷往上海,站位全國視野。2016年6月,綠都總部遷往上海,開啟聚焦多極發展戰略:以上海為核心,輻射周邊城市的長三角區域;以鄭州、洛陽城市帶為核心的中原區域;以及華南區域、京津區域。
殺入蘇州市場,布局長三角又一城。2016年9月,蘇州迎來限購新政后首次大型土拍,大規模出讓21宗土地。綠都以總價19.2997億元,成功摘得蘇地42、43號兩宗地塊。
2017年12月,經過217輪競價,綠都以90970萬元競得杭州余杭區36號未來科技城南湖一號地塊。
此外,綠都還相繼在南昌、合肥、南京、南通等地拿下核心地塊,布局華東,并進入海口。
沖A艱難
河南房企各尋突破路徑
當下,房地產行業集中度進一步加劇,樓市調控持續加碼,融資環境趨緊,不少房企更名以及去地產化,但A股IPO依舊艱難,如萬達商業、富力地產等企業均早在IPO排隊序列中,但至目前并未有任何一家公司成功上市。2018年,與房地產業相關的僅有“A股物業第一股”南都物業成功上市。
據中國證監會官方網站信息顯示,截至2019年1月3日,中國證監會受理首發及發行存托憑證企業300家,已過會32家,未過會268家。其中,房地產企業有6家,分別是大連萬達商業地產、廣州富力地產、同策房產咨詢、金輝集團、重慶新大正物業集團、浙江開元物業管理,除開元物業狀態為已受理外,其他狀態均為已反饋。
數據來源:中國證監會官網
過去的10年,河南區域內的鑫苑置業、建業地產、正商地產等多家房地產企業,都選擇了境外上市。而在過去的2018年,河南房企在資本市場也各自尋求著不同的路徑實現突破。
如鄭州本土另一地產巨頭正商,2018年,正商發展以股權轉讓的方式,受讓贊宇科技實控人及相關股東股權,完成了對贊宇科技的控制,這也是繼美股、港股、新三板之后,正商在資本市場的新布局。
如許昌本土最大的房地產開發商恒達集團控股,曾兩度折戟港股IPO。2018年8月30日,恒達集團再次向港交所遞交材料,并于2018年11月12日正式在港交所上市,成為繼建業地產、偉業控股、正恒國際控股之后,又一家登陸香港資本市場的河南房企。
2018年,已有正榮地產、美的置業等多家房企相繼完成在港上市,這讓不少房企看到了希望,相對于監管嚴格的A股市場,為了募集資金,緩解資金壓力,不少內地房企開始盯上港股平臺,希望通過在港上市打通境外融資渠道。
2018年在港上市的房地產概念股(數據來源:Choice 金融終端)
作者:大河財立方《極刻》記者 李錚
編輯:河南商報 王瑩
來源:大河財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