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當了兩屆代表,她的“人代會日記”已寫到157頁 人代會專屬日記本、一桶中藥、兩個水杯 |
![]() |
“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我為人民履好職。” ——省人大代表 曹平 |
![]() |
此次上會,她帶來了自家產的黃金梨和秋玉梨膏 |
![]() |
“關注廢電池回收處理的問題,怎樣避免土壤污染。” ——省人大代表 鄭海鷗 |
![]() |
作為宋氏泥咕咕第七代傳承人,他帶著泥咕咕上會 |
![]() |
“加快泥塑小鎮的建設,讓游客體驗民俗文化的魅力。” ——省人大代表 宋慶春 |
寫在前面的話
開箱記,顧名思義,打開行李箱,用照片和文字“曬”出其中的特殊物件。
又到一年河南兩會時間,河南商報今日推出“代表委員開箱記”。不八卦,不窺私,為的,只是讓物品“說話”,展示省人大代表、省政協委員履職盡責的小側面。跟隨河南商報記者一起,開啟代表委員行李箱中的兩會故事吧。
一個日記本 寫著她當代表的初心
1月14日,省人大代表曹平打開了自己的人代會專屬日記本,記下了一段話:“黨員就是平時能看出來,關鍵時能站出來,危急時能豁出去。”
她的人代會代表日記,已寫到157頁。而“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我為人民履好職”是她日記本上記下的初心。
此次上會,身體欠佳的曹平,除了帶上日記本,行李箱里還放了一個碩大的醬油桶,里面是滿滿一桶在家熬好的中藥。因為生病,她還帶了兩個水杯,每三分鐘就得抿上一口,否則唾液腺已幾近停止分泌的她,嗓子就會干得說不出話來。出行前,愛人叮囑她“上會多記、多聽、少說話”,她答應了,可是上了會,覺得還是要說。作為律師,她今年的建議還和老本行有關。
一箱黃金梨 分享鄉親脫貧的喜悅
鄭海鷗咋也沒想到,她的人生會從2014年開始跟梨打交道。她放棄了在非洲從事4年的法語翻譯工作,和丈夫在旁人的質疑聲中接管了家里500畝梨園的經營活計。在夫妻倆的操持下,合作社越做越大。而通過合作社加農戶的形式,也帶動了全鎮農戶種植。
鄭海鷗說,眼下全鎮黃金梨種植面積已經達到3萬畝,比2014年增加了10倍。黃金梨,已經成了方城縣不少農民脫貧致富的“金疙瘩”。這次,她帶來了一箱黃金梨,還有用二級黃金梨制作的梨膏。“只是想讓身邊的人嘗嘗這個讓眾多方城百姓脫貧致富的‘金疙瘩’是啥味道。”
談及今年的建議,受訪時,鄭海鷗說,她今年更多關注的是廢電池回收處理的問題,怎樣避免土壤污染,科學合理處置廢電池。
一件泥咕咕 展示家鄉傳統的技藝
與其他來鄭參加省兩會的代表不同,來自鶴壁浚縣的80后宋慶春,背包里多了只泥咕咕。
宋慶春是宋氏泥咕咕第七代傳承人,他的家鄉浚縣楊?屯村就是泥咕咕的“主產區”。2006年,浚縣泥咕咕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如今,村里80%的人都從事該行業。靠捏泥咕咕,不少人脫了貧,致了富。
這次參加省兩會,宋慶春發出了“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振興鄉村經濟”的建議,他希望加快泥塑小鎮的建設,與周邊古城等形成旅游線,讓游客來了有物可購、有飯可吃,還能體驗民俗文化的魅力。
另外,他還提到,可以經常性地舉辦泥咕咕技藝大賽,激發大家的創業熱情,設立文化文藝發展基金,對那些獲得國家級、省級大獎的文藝工作者進行獎勵。
記者: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宋曉珊 陳詩昂 孫科 記者 王喬琪/文 楊東華 張郁/圖編輯:河南商報 郭爽
來源:河南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