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萬張企圖以走私方式出境的問題地圖于16日上午在河南省國家秘密載體銷毀中心被鄭州海關集中銷毀。涉案貨主因犯走私國家禁止進出口貨物、物品罪,一審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個月,并處罰金,沒收違法所得。
1.4萬多張“問題地圖”企圖走私出境
回顧此案,時間要回到2017年11月20日。當時,鄭州海關駐鐵路東站辦事處查驗關員在對深圳某公司申報出口至德國的14744張“旅游海報”進行查驗時,發現了一些異常。
查驗關員發現,該批貨物的申報名稱雖然為“旅游海報”,但實際上是表面呈黑白色調的“世界地圖”。同時,查驗關員還發現,這些“世界地圖”表面的黑白色“蒙皮”可以輕易刮去,而露出的則是彩色印刷的另一幅彩色“地圖”真容。

明明是“世界地圖”,為什么要申報為“旅游海報”?這種“掛羊頭賣狗肉”的行為引起了查驗關員的警覺。
對這些“世界地圖”進行仔細查驗后,查驗關員發現這些“地圖”不僅沒有審圖號,在地名標注和劃定范圍上均與實際狀況大相徑庭。尤其是在涉及中國版圖的部分存在重大問題。
從2017年8月起,由河南省測繪地理信息局任組長單位的全覆蓋排查整治“問題地圖”專項行動領導小組在全省開展專項行動,鄭州海關作為成員單位之一,負責進出口地圖產品的排查整治工作?;诓轵炛邪l現的問題,查驗關員判斷這些“地圖”是一種被稱為“刮刮樂”的“世界地圖”,系全覆蓋排查整治“問題地圖”專項行動重點清查的“問題地圖”種類之一,存在重大走私違法嫌疑。面對這種情況,查驗關員不動聲色地將該批貨物作出暫不予放行處理,同時將該線索移交鄭州海關緝私部門處置。
承接網絡訂單,“問題地圖”貨主被追刑責
接到線索后,鄭州海關緝私部門迅速成立專案組對案件展開偵查,第一時間將暫扣“問題地圖”送檢。
經河南省新聞出版廣電局鑒定,該批“問題地圖”因含有《出版管理條例》第二十五條所規定的禁止內容,被認定為圖書類非法出版物;同時,經河南省測繪地理信息局鑒定,該批“問題地圖”違反了《地圖管理條例》,存在未經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審核,錯繪我國國界線,漏繪我國重要島嶼等嚴重問題。在上述兩部門對“問題地圖”進行上述檢定后,鄭州海關立即將該案向河南省“掃黃打非”辦公室進行了通報。
隨著外圍偵查、情報分析的不斷深入,鄭州海關逐漸梳理掌握了涉案主要犯罪嫌疑人魏某某及其團伙的基本情況和該批“問題地圖”發貨地點。
2017年12月16日,鄭州海關緝私民警在鄭州、深圳兩地相關單位的密切配合下,在東莞、深圳兩地同時將犯罪嫌疑人魏某某等4人一舉抓獲,并在深圳某印刷廠扣押“問題地圖”4340張。至此,該案共查獲非法“問題地圖”19084張,總重5.3噸,斬斷了一條企圖利用中歐班列(鄭州)貨運渠道偽報品名走私“問題地圖”出境的黑色闖關鏈條。
經查,犯罪嫌疑人魏某某并沒有前科,但其在明知“問題地圖”屬于國家禁止出口貨物的情況下,為牟取利益,從互聯網上接下訂單,并指使他人冒用深圳某進出口公司名義,偽造通關單據,將“問題地圖”偽報為“旅游海報”試圖將非法印制的“問題地圖”走私銷售至德國。在海關將第一批貨物查扣后,再次組織非法貨源,試圖繼續走私出口。
據河南全覆蓋排查整治“問題地圖”專項行動領導小組辦公室介紹,該案是河南省開展全覆蓋排查整治“問題地圖”工作以來查獲的最大一起涉及“問題地圖”的犯罪案件。2018年1月19日,鄭州市人民檢察院對該案主要犯罪嫌疑人批準逮捕,4月23日對此案依法提起公訴。同年9月17日,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對此案作出一審判決:被告人魏某某以虛假申報方式出口國家禁止進出口貨物,其行為已構成走私國家禁止進出口貨物、物品罪,判處有期徒刑十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六萬元,沒收違法所得,涉案“問題地圖”依法予以銷毀。
延伸閱讀
地圖是國家版圖的主要表現形式,直觀反映國家的主權范圍,體現國家的政治主張,具有嚴肅的政治性、嚴密的科學性和嚴格的法定性。地圖雖小,意義重大,它不僅是地理信息的體現,更是我們認識世界和了解歷史的重要載體。“問題地圖”不僅印刷質量差,而且錯漏百出,使用中不能指導反會誤導。有的地圖上甚至標示了不宜表達的內容,一旦流出后果非常嚴重。省測繪地理信息局也希望通過媒體提醒廣大群眾,根據《地圖管理條例》規定,向社會公開的地圖,應報送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審核;進口、出口地圖的,應當向海關提交地圖審核批準文件和審圖號。
作者: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陳駿 通訊員 魯征 文/圖
編輯:河南商報 張路
來源:大河報

1.4萬多張“問題地圖”企圖走私出境
回顧此案,時間要回到2017年11月20日。當時,鄭州海關駐鐵路東站辦事處查驗關員在對深圳某公司申報出口至德國的14744張“旅游海報”進行查驗時,發現了一些異常。
查驗關員發現,該批貨物的申報名稱雖然為“旅游海報”,但實際上是表面呈黑白色調的“世界地圖”。同時,查驗關員還發現,這些“世界地圖”表面的黑白色“蒙皮”可以輕易刮去,而露出的則是彩色印刷的另一幅彩色“地圖”真容。

明明是“世界地圖”,為什么要申報為“旅游海報”?這種“掛羊頭賣狗肉”的行為引起了查驗關員的警覺。
對這些“世界地圖”進行仔細查驗后,查驗關員發現這些“地圖”不僅沒有審圖號,在地名標注和劃定范圍上均與實際狀況大相徑庭。尤其是在涉及中國版圖的部分存在重大問題。
從2017年8月起,由河南省測繪地理信息局任組長單位的全覆蓋排查整治“問題地圖”專項行動領導小組在全省開展專項行動,鄭州海關作為成員單位之一,負責進出口地圖產品的排查整治工作?;诓轵炛邪l現的問題,查驗關員判斷這些“地圖”是一種被稱為“刮刮樂”的“世界地圖”,系全覆蓋排查整治“問題地圖”專項行動重點清查的“問題地圖”種類之一,存在重大走私違法嫌疑。面對這種情況,查驗關員不動聲色地將該批貨物作出暫不予放行處理,同時將該線索移交鄭州海關緝私部門處置。
承接網絡訂單,“問題地圖”貨主被追刑責
接到線索后,鄭州海關緝私部門迅速成立專案組對案件展開偵查,第一時間將暫扣“問題地圖”送檢。
經河南省新聞出版廣電局鑒定,該批“問題地圖”因含有《出版管理條例》第二十五條所規定的禁止內容,被認定為圖書類非法出版物;同時,經河南省測繪地理信息局鑒定,該批“問題地圖”違反了《地圖管理條例》,存在未經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審核,錯繪我國國界線,漏繪我國重要島嶼等嚴重問題。在上述兩部門對“問題地圖”進行上述檢定后,鄭州海關立即將該案向河南省“掃黃打非”辦公室進行了通報。
隨著外圍偵查、情報分析的不斷深入,鄭州海關逐漸梳理掌握了涉案主要犯罪嫌疑人魏某某及其團伙的基本情況和該批“問題地圖”發貨地點。
2017年12月16日,鄭州海關緝私民警在鄭州、深圳兩地相關單位的密切配合下,在東莞、深圳兩地同時將犯罪嫌疑人魏某某等4人一舉抓獲,并在深圳某印刷廠扣押“問題地圖”4340張。至此,該案共查獲非法“問題地圖”19084張,總重5.3噸,斬斷了一條企圖利用中歐班列(鄭州)貨運渠道偽報品名走私“問題地圖”出境的黑色闖關鏈條。
經查,犯罪嫌疑人魏某某并沒有前科,但其在明知“問題地圖”屬于國家禁止出口貨物的情況下,為牟取利益,從互聯網上接下訂單,并指使他人冒用深圳某進出口公司名義,偽造通關單據,將“問題地圖”偽報為“旅游海報”試圖將非法印制的“問題地圖”走私銷售至德國。在海關將第一批貨物查扣后,再次組織非法貨源,試圖繼續走私出口。
據河南全覆蓋排查整治“問題地圖”專項行動領導小組辦公室介紹,該案是河南省開展全覆蓋排查整治“問題地圖”工作以來查獲的最大一起涉及“問題地圖”的犯罪案件。2018年1月19日,鄭州市人民檢察院對該案主要犯罪嫌疑人批準逮捕,4月23日對此案依法提起公訴。同年9月17日,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對此案作出一審判決:被告人魏某某以虛假申報方式出口國家禁止進出口貨物,其行為已構成走私國家禁止進出口貨物、物品罪,判處有期徒刑十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六萬元,沒收違法所得,涉案“問題地圖”依法予以銷毀。
延伸閱讀
地圖是國家版圖的主要表現形式,直觀反映國家的主權范圍,體現國家的政治主張,具有嚴肅的政治性、嚴密的科學性和嚴格的法定性。地圖雖小,意義重大,它不僅是地理信息的體現,更是我們認識世界和了解歷史的重要載體。“問題地圖”不僅印刷質量差,而且錯漏百出,使用中不能指導反會誤導。有的地圖上甚至標示了不宜表達的內容,一旦流出后果非常嚴重。省測繪地理信息局也希望通過媒體提醒廣大群眾,根據《地圖管理條例》規定,向社會公開的地圖,應報送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審核;進口、出口地圖的,應當向海關提交地圖審核批準文件和審圖號。
作者: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陳駿 通訊員 魯征 文/圖
編輯:河南商報 張路
來源:大河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