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煜:形成三級公立醫院+縣級醫院+基層醫療機構分工協作的管理模式
在2016年省“兩會”期間,報社曾對通過“分級診療”“醫聯體”構建等方式破解城鄉間醫療資源存在較大差異的情況進行過報道(詳見2016年1月25日大河報A03版)。面對現實中“三甲”醫院人滿為患,基層醫院卻門可羅雀的尷尬,省政協委員、鶴壁市政協副主席、農工黨鶴壁市委主委李明煜再次提出我省應當建立密集型“醫聯體”的建議。
所謂“醫聯體”,是指將一定區域內的醫療資源整合在一起,如將一個區域內的三級醫院、二級醫院、社區醫院等組成一個相互配合的有機整體,而目的,就是為了解決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形成“小病社區搞定,大病才進醫院”的治療模式。
李明煜介紹說,目前,我省所有三級醫院全部參與醫聯體建設,組建醫聯體266個,覆蓋4690所醫療機構,整合型醫療服務體系正在形成。但她也提到,在實地調研中,現有的“醫聯體”仍存在一些問題。
“各級醫療機構協作不緊密,醫聯體各成員單位因內部利益難以協調,僅局限于雙向轉診、培訓、指導等淺層協作。”李明煜說,在實際運行中,上下級醫院并不情愿互轉病人,而上級醫院也難以真正派專家下基層。
與此同時,醫聯體成員間還存在“信息孤島”問題。“信息系統不兼容,病人的既往病史、影像檢驗資料就難以共享,”李明煜說,信息孤島與互信機制的缺乏也直接導致雙向轉診的一體化連續性醫療服務無法實現無縫對接,進而造成醫聯體內部出現重復檢查和重復開藥。“在實際推進過程中,有一部分醫聯體‘叫好不叫座’,存在‘聯而不動、動而乏力’的情況。”李明煜說。
對于我省醫聯體構建中的問題,李明煜在本次省政協會議上也開出了一個名為“1+1+N”的“藥方”,即形成三級公立醫院+縣級醫院+基層醫療機構分工協作的管理模式。
具體來說,就是三級公立醫院是“龍頭”,發揮技術優勢和帶動作用;縣級醫院是“樞紐”,探索以縣級醫院為主體、縣鄉村三級聯動的縣域醫療共同體;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則發揮健康“守門人”的作用,主要提供疾病預防和慢性病患者、康復期患者、老年病患者等服務。在這其中,她特意指出應提升縣級醫院服務能力,帶動優質資源下沉,以加強縣級醫院人才、技術、重點專科等核心競爭力建設,實現縣域內就診率達到90%左右;改革醫保支付方式,推動成員機構的利益調整;完善考核與激勵機制,提升信息化水平。
作者: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陳駿
編輯:河南商報 王瑩
來源:大河報

在2016年省“兩會”期間,報社曾對通過“分級診療”“醫聯體”構建等方式破解城鄉間醫療資源存在較大差異的情況進行過報道(詳見2016年1月25日大河報A03版)。面對現實中“三甲”醫院人滿為患,基層醫院卻門可羅雀的尷尬,省政協委員、鶴壁市政協副主席、農工黨鶴壁市委主委李明煜再次提出我省應當建立密集型“醫聯體”的建議。
所謂“醫聯體”,是指將一定區域內的醫療資源整合在一起,如將一個區域內的三級醫院、二級醫院、社區醫院等組成一個相互配合的有機整體,而目的,就是為了解決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形成“小病社區搞定,大病才進醫院”的治療模式。
李明煜介紹說,目前,我省所有三級醫院全部參與醫聯體建設,組建醫聯體266個,覆蓋4690所醫療機構,整合型醫療服務體系正在形成。但她也提到,在實地調研中,現有的“醫聯體”仍存在一些問題。
“各級醫療機構協作不緊密,醫聯體各成員單位因內部利益難以協調,僅局限于雙向轉診、培訓、指導等淺層協作。”李明煜說,在實際運行中,上下級醫院并不情愿互轉病人,而上級醫院也難以真正派專家下基層。
與此同時,醫聯體成員間還存在“信息孤島”問題。“信息系統不兼容,病人的既往病史、影像檢驗資料就難以共享,”李明煜說,信息孤島與互信機制的缺乏也直接導致雙向轉診的一體化連續性醫療服務無法實現無縫對接,進而造成醫聯體內部出現重復檢查和重復開藥。“在實際推進過程中,有一部分醫聯體‘叫好不叫座’,存在‘聯而不動、動而乏力’的情況。”李明煜說。
對于我省醫聯體構建中的問題,李明煜在本次省政協會議上也開出了一個名為“1+1+N”的“藥方”,即形成三級公立醫院+縣級醫院+基層醫療機構分工協作的管理模式。
具體來說,就是三級公立醫院是“龍頭”,發揮技術優勢和帶動作用;縣級醫院是“樞紐”,探索以縣級醫院為主體、縣鄉村三級聯動的縣域醫療共同體;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則發揮健康“守門人”的作用,主要提供疾病預防和慢性病患者、康復期患者、老年病患者等服務。在這其中,她特意指出應提升縣級醫院服務能力,帶動優質資源下沉,以加強縣級醫院人才、技術、重點專科等核心競爭力建設,實現縣域內就診率達到90%左右;改革醫保支付方式,推動成員機構的利益調整;完善考核與激勵機制,提升信息化水平。
作者: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陳駿
編輯:河南商報 王瑩
來源:大河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