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經濟是推動我省經濟高質量發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截至2017年年底,我省非公經濟單位數308.45萬個,貢獻了全省70%以上的GDP、60%以上的稅收、90%以上的新增就業,在全省發展大局中日益發揮著中堅作用。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做到“兩個毫不動搖”,促進非公經濟發展。兩會期間,如何為非公經濟強動力、增活力,成為代表委員們熱議的話題。
打好“組合拳”全力支持非公經濟發展
“當前一些民營企業遇到困難和問題,有些部門和地方對黨和國家的政策落實不到位是其中一個原因。”省人大代表、平頂山市市長張雷明建議,促進非公經濟健康發展,政府及有關部門要打好“組合拳”。一要抓改革、強服務,加快推進“一次辦妥”“多證合一”改革;二要抓創新、增動能,加大“四個一批”建設力度,加強科技創新、產品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三要抓招商、擴開放,轉變招商理念,創新招商方式;四要抓作風、優環境,著力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
省政協委員、新安縣縣長陳功表示,新安縣將繼續減輕企業稅費負擔,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優化審批服務、強化要素保障,全力支持非公經濟發展。
培植非公經濟健康發展的“良田沃土”
如何實現我省非公經濟創新發展、轉型發展、提質發展?在省政協委員、省科技廳高新處處長劉曉永看來,科技創新是非公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因素。“為進一步釋放民營企業創新活力,2018年8月,省科技廳聯合省財政廳、省工商聯制定了《關于支持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的科技創新政策》,加大對民營企業支持力度,鼓勵民營企業成為創新決策、創新投入、創新活動的主體,加速推動全省非公經濟創新發展。”劉曉永說。
非公經濟創新發展離不開良好的法治環境。省政協委員、河南天基律師事務所律師馮軍義建議,依法妥善處理涉及民營企業的民商事、行政案件,依法打擊侵犯民營企業合法權益的違法犯罪活動,平等保護民營企業及經營者合法權益。
新時代民營企業大有可為
“在高質量發展的大環境下,民營企業大有可為,更應當大有作為。”談起非公經濟的發展前景,省人大代表、河南雙匯投資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馬相杰信心滿滿。他說,雙匯將堅持全球化發展戰略,打造國際一流的消費品牌,為河南爭光添彩,為實現中國夢貢獻力量。
“民營企業需要把正確的理念樹起來,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情。”省人大代表、衛華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韓憲保說,衛華集團在技術、模式、管理等領域不斷加強創新。“我們將以創新促發展,不斷增強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為推進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貢獻力量。”韓憲保表示。
作者:河南日報記者 王綠揚 孫欣
編輯:河南商報 郭佳慧
來源:河南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