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19年年底,全省高新技術企業達到3700家;到2020年,全社會研發投入力爭突破1000億元;支持鄭州市實施“智匯鄭州·1125”、洛陽市實施“河洛英才”等人才引進計劃……
日前,河南省政府印發《關于實施創新驅動提速增效工程的意見》(下簡稱《意見》),加快推動科技創新改革發展,引領支撐我省高質量發展。
我省高新技術企業年底要達到3700家
現在,不少企業都在談轉型,怎么突破轉型升級瓶頸?這得靠創新。
去年12月3日,省長陳潤兒主持召開了省政府常務會議,會議指出,要凝聚共識,認識到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是唯一出路,做好創新資源的社會化利用、市場化配置和國際化合作文章,讓更多創新資源“為我所用”。會議審議通過了《河南省創新驅動提速增效工程實施意見》。
如今,《意見》提出,2019年,要確保我省創新引領型企業蓬勃發展。到2019年年底,全省高新技術企業達到370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達到4500家。到2020年年底,全省科技型中小企業達到5500家,并培育出2~3家潛在的“獨角獸”企業。
引進培育100個左右高層次創新創業團隊
每年新引進培育10名左右兩院院士、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長江學者等國家級高端人才,新培育200名左右中原學者、中原科技創新領軍人才、中原科技創業領軍人才等入選者,新引進培育100個左右高層次創新創業團隊,依托院士工作站等柔性引進30名左右兩院院士。
到2020年,全社會研發投入力爭突破1000億元,全省高新技術企業總量達到4500家,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40%左右,技術合同成交額達到150億元,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60%左右,鄭洛新自創區和“四個一批”建設取得重大突破性成果,“四個融合”運行機制逐步形成,基本建成創新型省份,進入中部地區創新發展先進行列。
鼓勵建設各類創新創業孵化平臺
目標定了,需要做點啥,也得同步跟上。
《意見》明確,做優做強一批創新引領型企業。重點支持創新龍頭企業牽頭承擔國家科研任務和省重大科技專項,建設國家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制造業創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業設計中心和國家國際聯合研究中心等高層次平臺。建立創新龍頭企業重點聯系制度,加強精準對接,開展一對一服務,協調解決企業創新發展困難。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倍增工程,省市聯動建設高新技術后備企業庫,力爭到2020年入庫企業達到6000家。
在人才領域方面,《意見》稱,設立中原院士基金,探索拔尖人才和高端人才培養、引進、使用新模式,支持鄭州市實施“智匯鄭州·1125”、洛陽市實施“河洛英才”、新鄉市實施 “牧野人才”、許昌市實施“許昌英才”等人才引進計劃。
2011年,河南商報就打造了“創業夢工場”大型公益創業主題講座活動,助力數十萬創業者走向成功。而后,“創業夢工場”升級為“創業夢工場創業孵化器”,繼續為中小科技企業提神、助力。
類似這樣的事情,《意見》也十分支持,稱鼓勵各類主體建設眾創空間、科技企業孵化器、加速器、“雙創”基地等各類創新創業孵化平臺,加快形成“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創投”的孵化服務鏈條。
值得一提的是,《意見》還要求,要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建立知識產權侵權查處快速反應機制,將侵權假冒行為信息納入社會信用記錄,強化對侵犯知識產權等失信行為的聯合懲戒。
作者: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孫科
編輯:河南商報 郭佳慧
來源:河南商報

日前,河南省政府印發《關于實施創新驅動提速增效工程的意見》(下簡稱《意見》),加快推動科技創新改革發展,引領支撐我省高質量發展。
我省高新技術企業年底要達到3700家
現在,不少企業都在談轉型,怎么突破轉型升級瓶頸?這得靠創新。
去年12月3日,省長陳潤兒主持召開了省政府常務會議,會議指出,要凝聚共識,認識到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是唯一出路,做好創新資源的社會化利用、市場化配置和國際化合作文章,讓更多創新資源“為我所用”。會議審議通過了《河南省創新驅動提速增效工程實施意見》。
如今,《意見》提出,2019年,要確保我省創新引領型企業蓬勃發展。到2019年年底,全省高新技術企業達到370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達到4500家。到2020年年底,全省科技型中小企業達到5500家,并培育出2~3家潛在的“獨角獸”企業。
引進培育100個左右高層次創新創業團隊
每年新引進培育10名左右兩院院士、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長江學者等國家級高端人才,新培育200名左右中原學者、中原科技創新領軍人才、中原科技創業領軍人才等入選者,新引進培育100個左右高層次創新創業團隊,依托院士工作站等柔性引進30名左右兩院院士。
到2020年,全社會研發投入力爭突破1000億元,全省高新技術企業總量達到4500家,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40%左右,技術合同成交額達到150億元,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60%左右,鄭洛新自創區和“四個一批”建設取得重大突破性成果,“四個融合”運行機制逐步形成,基本建成創新型省份,進入中部地區創新發展先進行列。
鼓勵建設各類創新創業孵化平臺
目標定了,需要做點啥,也得同步跟上。
《意見》明確,做優做強一批創新引領型企業。重點支持創新龍頭企業牽頭承擔國家科研任務和省重大科技專項,建設國家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制造業創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業設計中心和國家國際聯合研究中心等高層次平臺。建立創新龍頭企業重點聯系制度,加強精準對接,開展一對一服務,協調解決企業創新發展困難。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倍增工程,省市聯動建設高新技術后備企業庫,力爭到2020年入庫企業達到6000家。
在人才領域方面,《意見》稱,設立中原院士基金,探索拔尖人才和高端人才培養、引進、使用新模式,支持鄭州市實施“智匯鄭州·1125”、洛陽市實施“河洛英才”、新鄉市實施 “牧野人才”、許昌市實施“許昌英才”等人才引進計劃。
2011年,河南商報就打造了“創業夢工場”大型公益創業主題講座活動,助力數十萬創業者走向成功。而后,“創業夢工場”升級為“創業夢工場創業孵化器”,繼續為中小科技企業提神、助力。
類似這樣的事情,《意見》也十分支持,稱鼓勵各類主體建設眾創空間、科技企業孵化器、加速器、“雙創”基地等各類創新創業孵化平臺,加快形成“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創投”的孵化服務鏈條。
值得一提的是,《意見》還要求,要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建立知識產權侵權查處快速反應機制,將侵權假冒行為信息納入社會信用記錄,強化對侵犯知識產權等失信行為的聯合懲戒。
作者: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孫科
編輯:河南商報 郭佳慧
來源:河南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