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21世紀什么最重要?人才!2004年上映的《天下無賊》中葛大爺的金句,15年后依然不過時。創新驅動發展,人才驅動力量。2月10日,記者獲悉,河南省人民政府近日發布《關于實施創新驅動提速增效工程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到2020年,全社會研發投入力爭突破1000億元,全省高新技術企業總量達到4500家。
創新驅動提速增效,我省未來目標是什么?意見提出總體目標:到2020年,全社會研發投入力爭突破1000億元,全省高新技術企業總量達到4500家,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40%左右,技術合同成交額達到150億元,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0%左右,鄭洛新自創區和“四個一批”建設取得重大突破性成果,“四個融合”運行機制逐步形成,基本建成創新型省份,進入中部地區創新發展先進行列。
其中,就創新引領型企業蓬勃發展方面,意見提出,到2019年年底,全省高新技術企業達到370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達到4500家。到2020年年底,全省科技型中小企業達到5500家,并培育出2~3家潛在的“獨角獸”企業。
計劃1
設立中原院士基金,用于科研經費支持
其中,就加大高層次科技人才培養支持力度方面,我省將設立中原院士基金,用于對院士、“中原千人計劃”和國家“萬人計劃”入選者等高層次拔尖人才和領軍人才個人獎勵以及科研經費支持。整合優化各類省級人才培養項目計劃,實施“中原千人計劃”,培育一批中原學者、中原科技創新領軍人才、中原科技創業領軍人才、中原基礎研究領軍人才、中原青年拔尖人才等高端人才。為有潛力成長為院士的中原學者設立科學家工作室,實行針對性的支持政策。
計劃2
聚焦“鄭洛新”,著力引進諾貝爾獎獲得者等頂尖人才
意見提出,大力引進重點領域、高層次和急需緊缺人才。聚焦鄭洛新自創區等國家戰略規劃實施和戰略平臺建設,著力引進諾貝爾獎獲得者、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兩院院士、發達國家院士等頂尖人才,國家“萬人計劃”入選者、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長江學者、國家重大科技成果第一完成人、全國杰出專業技術人才和“百千萬工程”國家級人選等高端人才,擁有關鍵核心技術、能夠帶動產業轉型的產業領軍人才和團隊。更大力度實施“中原百人計劃”,引進一批能突破關鍵技術、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帶動新興學科發展的海外領軍人才來豫創新創業。
此外,實施“名校英才入豫”計劃,吸引名校全日制應屆碩士以上畢業生來我省工作。支持鄭州市實施“智匯鄭州·1125”、洛陽市實施“河洛英才”、新鄉市實施“牧野人才”、許昌市實施“許昌英才”等人才引進計劃,為當地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有力智力支撐。
計劃3
高標準建設鄭洛新自創區,最大幅度下放管理權限
意見提出,我省將借鑒先進自主創新示范區經驗,高標準建設鄭洛新自創區,全面提升創新能力,加快提質發展,努力打造成全國具有影響力的創新創業中心。
全面推進鄭洛新自創區核心區體制機制改革。鄭洛新自創區核心區全面實施“全員聘任制、績效考核制、薪酬激勵制”改革,建立以績效激勵為導向的人事與薪酬管理體制。最大幅度向鄭洛新自創區核心區下放管理權限,探索實行“二號”公章,賦予鄭洛新自創區核心區與省轄市同等的經濟管理權限和相關行政管理權限。
計劃4
牽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促使我省優勢技術走出去
意見提出,我省將強化國際科技合作與交流。推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立科技合作關系,支持我省企業在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沿線國家建設研發中心、科技園區、示范基地,促使我省優勢技術走出去。加快探索與中東歐16國合作機制,爭取中東歐16+1國家國際技術轉移中心落地河南。積極推進與歐盟、美、日、以色列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合作,依托高校、科研機構及企業,引進海外關鍵技術和研發團隊,建設國際聯合研究中心及國際聯合實驗室。強化與世界500強企業合作。
[延伸]
確定8項重點任務,科技“搭臺”人才“唱戲”
創新驅動提速增效,我省未來主要任務是什么?意見確定了:做優做強一批創新引領型企業廣泛匯聚一批創新引領型人才培育壯大一批創新引領型平臺加快發展一批創新引領型機構大力實施一批創新引領型項目推動重大創新載體聯動發展加快推進開放式創新提升科技創新支撐鄉村振興能力等8項重點任務。
作者:大河報記者 段偉朵
編輯:河南商報 郭佳慧
來源:大河報

創新驅動提速增效,我省未來目標是什么?意見提出總體目標:到2020年,全社會研發投入力爭突破1000億元,全省高新技術企業總量達到4500家,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40%左右,技術合同成交額達到150億元,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0%左右,鄭洛新自創區和“四個一批”建設取得重大突破性成果,“四個融合”運行機制逐步形成,基本建成創新型省份,進入中部地區創新發展先進行列。
其中,就創新引領型企業蓬勃發展方面,意見提出,到2019年年底,全省高新技術企業達到370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達到4500家。到2020年年底,全省科技型中小企業達到5500家,并培育出2~3家潛在的“獨角獸”企業。
計劃1
設立中原院士基金,用于科研經費支持
其中,就加大高層次科技人才培養支持力度方面,我省將設立中原院士基金,用于對院士、“中原千人計劃”和國家“萬人計劃”入選者等高層次拔尖人才和領軍人才個人獎勵以及科研經費支持。整合優化各類省級人才培養項目計劃,實施“中原千人計劃”,培育一批中原學者、中原科技創新領軍人才、中原科技創業領軍人才、中原基礎研究領軍人才、中原青年拔尖人才等高端人才。為有潛力成長為院士的中原學者設立科學家工作室,實行針對性的支持政策。
計劃2
聚焦“鄭洛新”,著力引進諾貝爾獎獲得者等頂尖人才
意見提出,大力引進重點領域、高層次和急需緊缺人才。聚焦鄭洛新自創區等國家戰略規劃實施和戰略平臺建設,著力引進諾貝爾獎獲得者、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兩院院士、發達國家院士等頂尖人才,國家“萬人計劃”入選者、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長江學者、國家重大科技成果第一完成人、全國杰出專業技術人才和“百千萬工程”國家級人選等高端人才,擁有關鍵核心技術、能夠帶動產業轉型的產業領軍人才和團隊。更大力度實施“中原百人計劃”,引進一批能突破關鍵技術、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帶動新興學科發展的海外領軍人才來豫創新創業。
此外,實施“名校英才入豫”計劃,吸引名校全日制應屆碩士以上畢業生來我省工作。支持鄭州市實施“智匯鄭州·1125”、洛陽市實施“河洛英才”、新鄉市實施“牧野人才”、許昌市實施“許昌英才”等人才引進計劃,為當地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有力智力支撐。
計劃3
高標準建設鄭洛新自創區,最大幅度下放管理權限
意見提出,我省將借鑒先進自主創新示范區經驗,高標準建設鄭洛新自創區,全面提升創新能力,加快提質發展,努力打造成全國具有影響力的創新創業中心。
全面推進鄭洛新自創區核心區體制機制改革。鄭洛新自創區核心區全面實施“全員聘任制、績效考核制、薪酬激勵制”改革,建立以績效激勵為導向的人事與薪酬管理體制。最大幅度向鄭洛新自創區核心區下放管理權限,探索實行“二號”公章,賦予鄭洛新自創區核心區與省轄市同等的經濟管理權限和相關行政管理權限。
計劃4
牽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促使我省優勢技術走出去
意見提出,我省將強化國際科技合作與交流。推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立科技合作關系,支持我省企業在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沿線國家建設研發中心、科技園區、示范基地,促使我省優勢技術走出去。加快探索與中東歐16國合作機制,爭取中東歐16+1國家國際技術轉移中心落地河南。積極推進與歐盟、美、日、以色列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合作,依托高校、科研機構及企業,引進海外關鍵技術和研發團隊,建設國際聯合研究中心及國際聯合實驗室。強化與世界500強企業合作。
[延伸]
確定8項重點任務,科技“搭臺”人才“唱戲”
創新驅動提速增效,我省未來主要任務是什么?意見確定了:做優做強一批創新引領型企業廣泛匯聚一批創新引領型人才培育壯大一批創新引領型平臺加快發展一批創新引領型機構大力實施一批創新引領型項目推動重大創新載體聯動發展加快推進開放式創新提升科技創新支撐鄉村振興能力等8項重點任務。
作者:大河報記者 段偉朵
編輯:河南商報 郭佳慧
來源:大河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