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后,鄭州農貿市場漸次開市,蔬菜水果水產品也出現一些不同節前的變化。
有水果批發商稱,節前一天賣四五掛車(一掛30噸重),節后跌至一掛,銷量只及節前的五分之一。此外,圣女果、砂糖橘、龍豆出現熱銷,長豆角價跌。業內預測,元宵節將是農產品銷售變化的一個節點。


【西瓜節后漲價,圣女果、砂糖橘熱賣】
今年春節,水果批發商周強壓根就沒休息。他計劃過段時間再給自己補個假,“做這個行業,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要有貨。”
雖然春節沒停工,不過銷量大不如節前。其中一個原因是,下雪,天氣冷,影響銷量。大年初七,太陽出來后,客戶增多,銷量有所上升。
他稱,春節期間的銷量只有節前的五分之一,甚至不到,“差距一個天上一個地下,節前一天能賣出四五掛車水果(一掛30噸重),現在一天只賣出一個掛。”
周強稱,國產水果中,銷量最好的當屬圣女果、砂糖橘、丑橘、甘蔗、西瓜,原因是“春節期間吃慣了大魚大肉,吃這些水果解膩”。
其中,西瓜迎來節后大漲價,麒麟瓜批發價賣到一斤4.3元、4.5元,產地收購價達到一斤3.5元、3.6元。這個價格一斤比節前貴了0.5元,同比去年春節則貴得更多。
其余的圣女果、砂糖橘價格則與春節前保持平衡。圣女果批發價一斤5元,砂糖橘一斤3-4元不等。
進口水果中,仍以車厘子最為緊俏。
河南萬邦國際農產品物流城2月11日公布的價格顯示,一公斤車厘子價格為60-68元。節前的1月底期間,車厘子仍為這個價格。過了一個春節,車厘子價格并未變化。
【龍豆、大蔥價格翻倍,長豆角價跌一半】
春節后的這幾天,蔬菜批發商姚云暢黃瓜賣得最好。批發價賣到一斤4.2元,到終端的零售價則為5.5元一斤。這個價格較節前沒有明顯變化。
蔬菜受到雨雪天氣影響較為明顯。萬邦蔬菜市場經理康昊稱,因為云貴川下凍雨,運輸過程緩慢,貨都在路上,產地菜到不了市場,造成部分蔬菜貨源緊缺。
相對于年前,蔬菜交易量略有下降,但整體仍處于平穩狀態,無太明顯變化。他稱,“目前,因為節假日及風雪天氣關系,市場內交易量相對來說仍處于交易旺季,交易量相對來說,各種蔬菜都比較暢銷。”


價格波動較為明顯的當屬龍豆。年前批發價一件70-80元,如今賣到140元,漲了足有一倍。康昊解釋稱,年前很多菜農看到龍豆收益不成比例,沒人愿意打理,從而造成年后的貨源不足。
上漲的還有蒜苗、白菜、菠菜、大蔥等。年前一斤蒜苗1元,如今漲至近2元;白菜由年前0.15元/斤,年后漲到0.4元,且貨源緊張;菠菜價格由年前2.3元/斤,年后漲至3.0元,因為部分商戶沒有經營,出現了小幅度漲價。
大蔥漲幅更大,年前一斤價格為0.8元,年后漲到了1.5元。主要原因,一是春節期間,市場無工人加工,二是產地貨源緊張,加之雨雪天氣造成價格上漲,預計初十以后價格會有所回落。
相反,長豆角則出現價格下降。年前一斤8-9元,年后降至4元。西紅柿也出現價格回落。年前一斤4元,年后為3元。原因是西紅柿進入供貨尾期,需求量變小。
土豆因為囤貨充足,保持一斤1.8元不變。黃洋蔥年前0.5元,年后0.4元,價格波動不明顯。
如果本周三、周四天氣預報的下雪成真,那么這個價格還將持續一段時間。至于何時蔬菜價格會有變動,康昊稱需要看天氣。
相反,長豆角則出現價格下降。年前一斤8-9元,年后降至4元。西紅柿也出現價格回落。年前一斤4元,年后為3元。原因是西紅柿進入供貨尾期,需求量變小。
土豆因為囤貨充足,保持一斤1.8元不變。黃洋蔥年前0.5元,年后0.4元,價格波動不明顯。
如果本周三、周四天氣預報的下雪成真,那么這個價格還將持續一段時間。至于何時蔬菜價格會有變動,康昊稱需要看天氣。

【節后海鮮價格穩中有降】
過年期間,不少家庭的餐桌上都有海鮮的身影,節后海鮮價格如何呢?
萬邦市場新鴻宇海鮮店老板寧波說,“大閘蟹節后漲價了,二兩半的大閘蟹節前零售價是一斤55元,現在是一斤60元左右。主要是天氣原因影響,最近天氣降溫,大閘蟹很難捕撈,所以價格要比年前貴。”
不過,寧波表示,大部分的海鮮都是降價的。“像澳洲龍蝦年前最貴的時候是一斤400元,現在跌到一斤320元,跌了將近20%。波斯頓龍蝦也降價了,主要是因為年后這些高檔海鮮的需求量小了,價位就低了。”
另外一家經營海鮮批發生意的商戶劉先生說,過年期間,他家賣的最好的海鮮是帝王蟹、面包蟹等高檔海鮮。“帝王蟹年前需求量很大,我家最好的時候一天能賣三四十只。因為是高檔海鮮,很多人買來送禮。節后銷量明顯下降了,初五、初六每天賣了五六只,今天我家只賣了一只。”
而關于海鮮的價格,劉先生說,今年春節期間,海鮮整體價格較為平穩。“去年年前的時候,三文魚漲價很厲害。但是今年春節期間價格和平時差不多,基本沒漲。主要是因為三文魚供應量大,來源地多,貨源能夠滿足市場需求,所以價格漲不上去。”
多位海鮮批發商表示,節后海鮮價格穩中有降,正月十五前后還將迎來銷售高峰。過完正月十五,價格和銷量都將趨于平穩。
作者: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李興佳 記者 楊益瑩 張郁/圖
來源:河南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