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月12日的新春團拜會上,蘇寧易購董事長張近東宣布,蘇寧易購正式收購萬達百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達百貨”)下屬全部37家百貨門店。
2012年,王健林和馬云曾“打賭”稱,2020年,如果電商在中國零售市場份額占50%,王健林給馬云一個億,如果沒到,則由馬云給王健林一個億。
2020年尚未到來,萬達百貨這一萬達集團旗下非常重要的實體商業載體卻已被“線上線下兩條腿走路”的蘇寧易購納入旗下,或許已能看出這一對賭的結局……
萬達百貨曾門店瘦身,亦曾希望沖擊IPO
萬達百貨原名為萬千百貨,成立于2007年,注冊資本8億元。根據萬達集團公布的歷年工作報告顯示,萬千百貨在2010年和2011年盈利情況不盡如人意。
2012年,萬千百貨更名為萬達百貨,店面依然快速擴張,到2013年,萬達百貨店面已經達到75家,因利潤虧損,成為當年萬達集團“唯一完成指標不佳的公司”。
對于這一“業績”,在2014年1月13日萬達百貨召開的2013年工作總結暨2014年工作責任書簽訂大會上,萬達高管曾表示要做最強連鎖百貨的目標。

也正是這一年,萬達百貨收入256億元,完成年計劃的101.6%,同比增長65.3%,完成利潤目標。
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在工作總結中提到:“在經濟放緩、電商沖擊、成本上升等多重不利因素疊加形勢下,百貨能完成集團下達的目標,極為不易,給予表揚。”
獎狀還未暖熱,風波很快到來。據媒體報道,2015年7月中旬,王健林在董事會上表示“要關掉國內一半的百貨門店”。
店面數量瘦身,也讓萬達集團對萬達百貨的營收期望下降。比如在萬達集團2015年工作總結中,萬達百貨收入230.5億元,但對于2016年的計劃收入則為175.3億元,實現整體盈利,為自己將來沖擊IPO打下基礎。
時尚百貨升格蘇寧子集團
在2017年后,萬達百貨已經不再單獨呈現在當年的工作報告中。隨后不久,就傳出賣身傳言,最終接盤者為萬達的老朋友蘇寧。
實際上,蘇寧與萬達的“交情”匪淺,早在2015年,蘇寧與萬達實行捆綁式發展,蘇寧易購云店、紅孩子等品牌進入已開業或即將開業的萬達廣場經營,雙方確定的首批合作項目為40個,開啟了全國規模最大的零售商和最大商業地產商的合作。
在2018年,蘇寧發布公告稱,計劃出資95億元人民幣或者等值港幣購買萬達商業3.91%的股權。
對于2019年2月,蘇寧公布的收購萬達百貨的信息,蘇寧方暫未透露交易金額。
顯然,入局百貨,蘇寧早已做好準備。
這些年,穩坐家電全渠道第一寶座的蘇寧,一直在向商品全品類拓展與轉型。
在宣布收購萬達百貨之前,蘇寧已經進行了架構調整,成立五大商品集團,即家電集團、消費電子集團、快消集團、時尚百貨集團、國際集團。
而這其中,時尚百貨集團是今年年初才從子公司升級為子集團,這意味著蘇寧時尚百貨將成為重要的經營單元,蘇寧將進一步推進時尚百貨領域的精細化業態運營。
“此次收購的萬達百貨,包括河南的三家,其中包括鄭州二七萬達廣場、中原萬達廣場的萬達百貨,以及洛陽萬達廣場的萬達百貨。”蘇寧易購人士對河南商報記者說,但這筆交易的對價并未公開。
蘇寧借道“占坑”,可能不保留“萬達百貨”品牌
此時收購萬達百貨,意味著蘇寧直接拿下位于一、二線城市CBD或市中心區域萬達百貨的店面,為時尚百貨建立起消費場景。
正因如此,業界猜測,收購之后的萬達百貨,很可能不會再保留“萬達百貨”的品牌。
對百貨行業的運作,蘇寧易購也有自己的想法。
“將會通過對百貨行業的整體數字化改造,突破傳統百貨概念。蘇寧擁有的八大產業資源,可以與百貨進行模塊化對接,交互創新,創造出更多、更新的前沿業態。”蘇寧零售時尚百貨集團總裁龔震宇如是描述收購萬達百貨的初衷,對蘇寧來說,收購將有利于補強百貨這一重要拼圖,進一步完善全場景、全品類布局,搭起隨時可見、隨時可觸的智慧零售場景。
或將預示“第四次零售革命”到來
萬達“瘦身”,蘇寧“占坑”,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云陽子認為,這樣一場收購,對蘇寧易購和萬達集團來說,是一場雙贏:“百貨板塊是目前蘇寧比較欠缺的,所以蘇寧收購萬達百貨是‘補短板’,而剛好萬達需要出售一些資產,獲得資金。”
而這場收購,也預示著“第四次零售革命”的到來。
蘇寧的此番“抄底”收購,明確提到未來將對萬達百貨門店整體數字化改造。其實,無論是阿里的“新零售”,還是蘇寧的“智慧零售”,其本質都是通過運用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實現線上線下深層次融合,對商品的生產、流通、展示、營銷、銷售、售后等全過程進行升級,在需求端實現“比你懂你”“隨處隨想”“所見即得”的體驗升級。
事實上,電商平臺收購百貨的案例并不只有蘇寧一例,2015年4月,阿里就以53.7億港元對銀泰戰略投資,獲得后者9.9%的股份。2017年1月,阿里巴巴連同銀泰商業創始人沈國軍發起對銀泰的私有化建議,最終以272億港元對價完成交易,自此,銀泰百貨成為阿里新零售八路縱隊中重要的一員。去年9月,銀泰百貨首次正式發布百貨新零售樣本,其中銀泰商品數字化程度達到58%,數字化會員達到500萬量級,銀泰百貨同店銷售額增長18%,為10年來最高增幅。
2018年2月,騰訊通過間接子公司收購海瀾之家5.31%總股本,交易總價25億元。根據公開資料顯示,海瀾之家2018年上半年營收100億元,同比增長8.23%;上半年凈利潤20.7億元,同比增長10.2%。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互聯網經濟研究室主任李勇堅分析,其他百貨企業如果不擁抱互聯網,生存可能會日益艱難。而對于互聯網零售行業來說,線上線下融合的趨勢將愈發明顯。
(本版部分文字據央視)
作者:河南商報記者 陳薇 楊桂芳
編輯:河南商報 張路
來源:河南商報

2012年,王健林和馬云曾“打賭”稱,2020年,如果電商在中國零售市場份額占50%,王健林給馬云一個億,如果沒到,則由馬云給王健林一個億。
2020年尚未到來,萬達百貨這一萬達集團旗下非常重要的實體商業載體卻已被“線上線下兩條腿走路”的蘇寧易購納入旗下,或許已能看出這一對賭的結局……
萬達百貨曾門店瘦身,亦曾希望沖擊IPO
萬達百貨原名為萬千百貨,成立于2007年,注冊資本8億元。根據萬達集團公布的歷年工作報告顯示,萬千百貨在2010年和2011年盈利情況不盡如人意。
2012年,萬千百貨更名為萬達百貨,店面依然快速擴張,到2013年,萬達百貨店面已經達到75家,因利潤虧損,成為當年萬達集團“唯一完成指標不佳的公司”。
對于這一“業績”,在2014年1月13日萬達百貨召開的2013年工作總結暨2014年工作責任書簽訂大會上,萬達高管曾表示要做最強連鎖百貨的目標。

也正是這一年,萬達百貨收入256億元,完成年計劃的101.6%,同比增長65.3%,完成利潤目標。
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在工作總結中提到:“在經濟放緩、電商沖擊、成本上升等多重不利因素疊加形勢下,百貨能完成集團下達的目標,極為不易,給予表揚。”
獎狀還未暖熱,風波很快到來。據媒體報道,2015年7月中旬,王健林在董事會上表示“要關掉國內一半的百貨門店”。
店面數量瘦身,也讓萬達集團對萬達百貨的營收期望下降。比如在萬達集團2015年工作總結中,萬達百貨收入230.5億元,但對于2016年的計劃收入則為175.3億元,實現整體盈利,為自己將來沖擊IPO打下基礎。
時尚百貨升格蘇寧子集團
在2017年后,萬達百貨已經不再單獨呈現在當年的工作報告中。隨后不久,就傳出賣身傳言,最終接盤者為萬達的老朋友蘇寧。
實際上,蘇寧與萬達的“交情”匪淺,早在2015年,蘇寧與萬達實行捆綁式發展,蘇寧易購云店、紅孩子等品牌進入已開業或即將開業的萬達廣場經營,雙方確定的首批合作項目為40個,開啟了全國規模最大的零售商和最大商業地產商的合作。
在2018年,蘇寧發布公告稱,計劃出資95億元人民幣或者等值港幣購買萬達商業3.91%的股權。
對于2019年2月,蘇寧公布的收購萬達百貨的信息,蘇寧方暫未透露交易金額。
顯然,入局百貨,蘇寧早已做好準備。
這些年,穩坐家電全渠道第一寶座的蘇寧,一直在向商品全品類拓展與轉型。
在宣布收購萬達百貨之前,蘇寧已經進行了架構調整,成立五大商品集團,即家電集團、消費電子集團、快消集團、時尚百貨集團、國際集團。
而這其中,時尚百貨集團是今年年初才從子公司升級為子集團,這意味著蘇寧時尚百貨將成為重要的經營單元,蘇寧將進一步推進時尚百貨領域的精細化業態運營。
“此次收購的萬達百貨,包括河南的三家,其中包括鄭州二七萬達廣場、中原萬達廣場的萬達百貨,以及洛陽萬達廣場的萬達百貨。”蘇寧易購人士對河南商報記者說,但這筆交易的對價并未公開。
蘇寧借道“占坑”,可能不保留“萬達百貨”品牌
此時收購萬達百貨,意味著蘇寧直接拿下位于一、二線城市CBD或市中心區域萬達百貨的店面,為時尚百貨建立起消費場景。
正因如此,業界猜測,收購之后的萬達百貨,很可能不會再保留“萬達百貨”的品牌。
對百貨行業的運作,蘇寧易購也有自己的想法。
“將會通過對百貨行業的整體數字化改造,突破傳統百貨概念。蘇寧擁有的八大產業資源,可以與百貨進行模塊化對接,交互創新,創造出更多、更新的前沿業態。”蘇寧零售時尚百貨集團總裁龔震宇如是描述收購萬達百貨的初衷,對蘇寧來說,收購將有利于補強百貨這一重要拼圖,進一步完善全場景、全品類布局,搭起隨時可見、隨時可觸的智慧零售場景。
或將預示“第四次零售革命”到來
萬達“瘦身”,蘇寧“占坑”,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云陽子認為,這樣一場收購,對蘇寧易購和萬達集團來說,是一場雙贏:“百貨板塊是目前蘇寧比較欠缺的,所以蘇寧收購萬達百貨是‘補短板’,而剛好萬達需要出售一些資產,獲得資金。”
而這場收購,也預示著“第四次零售革命”的到來。
蘇寧的此番“抄底”收購,明確提到未來將對萬達百貨門店整體數字化改造。其實,無論是阿里的“新零售”,還是蘇寧的“智慧零售”,其本質都是通過運用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實現線上線下深層次融合,對商品的生產、流通、展示、營銷、銷售、售后等全過程進行升級,在需求端實現“比你懂你”“隨處隨想”“所見即得”的體驗升級。
事實上,電商平臺收購百貨的案例并不只有蘇寧一例,2015年4月,阿里就以53.7億港元對銀泰戰略投資,獲得后者9.9%的股份。2017年1月,阿里巴巴連同銀泰商業創始人沈國軍發起對銀泰的私有化建議,最終以272億港元對價完成交易,自此,銀泰百貨成為阿里新零售八路縱隊中重要的一員。去年9月,銀泰百貨首次正式發布百貨新零售樣本,其中銀泰商品數字化程度達到58%,數字化會員達到500萬量級,銀泰百貨同店銷售額增長18%,為10年來最高增幅。
2018年2月,騰訊通過間接子公司收購海瀾之家5.31%總股本,交易總價25億元。根據公開資料顯示,海瀾之家2018年上半年營收100億元,同比增長8.23%;上半年凈利潤20.7億元,同比增長10.2%。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互聯網經濟研究室主任李勇堅分析,其他百貨企業如果不擁抱互聯網,生存可能會日益艱難。而對于互聯網零售行業來說,線上線下融合的趨勢將愈發明顯。
(本版部分文字據央視)
作者:河南商報記者 陳薇 楊桂芳
編輯:河南商報 張路
來源:河南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