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引擎、新動能。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為16萬億元,占GDP比重達到38.2%,經歷2018年的蓬勃發展,今年兩會上,數字經濟話題備受關注。張近東、馬化騰這兩位人大代表,長期關注數字產業發展建設,并多次在兩會期間為數字產業建言獻策,此次兩會,他們結合行業發展再次帶來新的建議。
兩會企業家熱議數字經濟
作為實體經濟向互聯網經濟轉型的成功代表,張近東擁有近30年的實體+互聯網零售經營經驗;馬化騰作為互聯網經濟新興代表,對互聯網技術產業有著深入了解。二人都意識到,當下數字經濟發展背后有著不容忽視的安全隱患。
目前,我國數字經濟體量位居世界第二,但是用戶信息采集流程不規范、信息被泄露、盜用卻時有發生,并且缺乏相應的市場監管手段及法律法規進行保護。龐大的產業規模與不完善的基礎建設之間,存在巨大的反差。為此,張近東建議,要加快制定數據安全法律法規和配套標準,構建防護技術體系;加大財政資金對大數據領域關鍵技術自主研發的投入,同時也鼓勵市場力量積極參與,共同打造安全的信息消費環境。此外,在貿易全球化背景下,我國有必要成立跨境數據安全合作組織,張近東建議,引導跨境數據安全高效流通,促進國際社會數字經濟良性發展并努力發揮世界數字經濟帶頭人的作用。
企業家肩負推動數字經濟發展之責
自2017年“數字經濟”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從中央到地方,數字經濟建設與發展備受重視。同年兩會,張近東提出“智慧零售”,建議傳統實體企業借助互聯網的技術便利打破空間限制,同時傳統電商也要積極發展線下,用線下場景與服務提升消費體驗,做到線上與線下要進行有機融合。
此次兩會,張近東、馬化騰等企業家針對當下數字經濟產業發展面臨的問題,提出完善數據安全、合規共享發展高質量數字經濟的建議,這一系列建議,正是現階段中國數字經濟繁榮景象之下急需開展的工作。也只有從源頭對數字產業進行治理,才能保證中國數字經濟周邊環境的安全,促進中國數字經濟長足發展。
作者: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龔旭
編輯:河南商報 王瑩
來源:大河報

兩會企業家熱議數字經濟
作為實體經濟向互聯網經濟轉型的成功代表,張近東擁有近30年的實體+互聯網零售經營經驗;馬化騰作為互聯網經濟新興代表,對互聯網技術產業有著深入了解。二人都意識到,當下數字經濟發展背后有著不容忽視的安全隱患。
目前,我國數字經濟體量位居世界第二,但是用戶信息采集流程不規范、信息被泄露、盜用卻時有發生,并且缺乏相應的市場監管手段及法律法規進行保護。龐大的產業規模與不完善的基礎建設之間,存在巨大的反差。為此,張近東建議,要加快制定數據安全法律法規和配套標準,構建防護技術體系;加大財政資金對大數據領域關鍵技術自主研發的投入,同時也鼓勵市場力量積極參與,共同打造安全的信息消費環境。此外,在貿易全球化背景下,我國有必要成立跨境數據安全合作組織,張近東建議,引導跨境數據安全高效流通,促進國際社會數字經濟良性發展并努力發揮世界數字經濟帶頭人的作用。
企業家肩負推動數字經濟發展之責
自2017年“數字經濟”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從中央到地方,數字經濟建設與發展備受重視。同年兩會,張近東提出“智慧零售”,建議傳統實體企業借助互聯網的技術便利打破空間限制,同時傳統電商也要積極發展線下,用線下場景與服務提升消費體驗,做到線上與線下要進行有機融合。
此次兩會,張近東、馬化騰等企業家針對當下數字經濟產業發展面臨的問題,提出完善數據安全、合規共享發展高質量數字經濟的建議,這一系列建議,正是現階段中國數字經濟繁榮景象之下急需開展的工作。也只有從源頭對數字產業進行治理,才能保證中國數字經濟周邊環境的安全,促進中國數字經濟長足發展。
作者: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龔旭
編輯:河南商報 王瑩
來源:大河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