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內(nèi)兩大支付巨頭對鄭州地鐵出行已開啟價格補貼流量搶奪戰(zhàn)。3月11日,記者注意到,微信、支付寶針對鄭州地鐵掃碼過閘的紅包補貼行動已悄然上線。這是繼2月14日,鄭州地鐵支持微信、支付寶掃碼過閘全線開通試運行后,兩大支付巨頭對鄭州地鐵客流的第一次正面搶奪。
支付寶、微信領銜,鄭州地鐵移動支付市場戰(zhàn)況升級
打開手機、切換至微信或支付寶的“乘車碼”、對準站內(nèi)閘機輕輕一刷,即可輕松過閘。在今日的下班晚高峰,這一“碼”上坐地鐵的出行方式已出現(xiàn)在越來越多鄭州乘客當中。“這不是最近微信和支付寶有活動嘛,所以我今天上下班都在用。”在鄭州會展中心站,正要進閘機口的90后鄭州市民小張告訴記者。
那么,小張口中所說的優(yōu)惠活動,到底是什么?
“作為在鄭州的開城活動,我們在3月6日至15日期間,默默上線了紅包補貼活動,在這期間,用戶每天刷一筆減1塊錢,最多每日可減5元。”來自支付寶鄭州區(qū)域的相關負責人對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表示,除此之外,3月16日到31日期間,為倡導全國綠色出行,支付寶還有一系列周卡和月卡等活動,“不僅是為了增加開機率,也為了讓更多的用戶通過支付寶使用地鐵,增強用戶粘性。”
騰訊方面表示,在3月11日至4月9日,鄭州地鐵開啟“隨機立減”乘車福利,每人每天首次乘地鐵可享隨機立減,最高可享1分錢乘車。至此,鄭州移動支付戰(zhàn)況再次升級,由微信、支付寶領銜的國內(nèi)支付巨頭對鄭州地鐵出行的價格補貼戰(zhàn)已全面開打。
多家支付“選手”入局,鄭州地鐵出行支付領域或再迎補貼戰(zhàn)火
在鄭州地鐵支付市場,目前除了地鐵公交卡、微信、支付寶外,還有2月14日上線的“商易行APP”,至此,多個“支付選手”紛紛入局,鄭州地鐵出行領域的這場“補貼大戰(zhàn)”正呈現(xiàn)出山雨欲來之勢。
事實上,早在微信支付加碼補貼戰(zhàn)之前,雙方已經(jīng)橫掃鄭州線下出行渠道數(shù)月。
早在2018年,鄭州市公交系統(tǒng)先后接通微信、支付寶,成為了國內(nèi)領先的公交車無卡乘車暢行城市。而今,“公交+地鐵+出租車”全部接通了第三方支付平臺掃碼付。這意味著,不管是本市居民、還是外地訪客,都可憑借一只手機通達鄭州全城。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出行領域有支付補貼外,移動支付巨頭們積極布局的日常消費場景也開始進入鄭州等城市的大規(guī)模普及和應用階段。曾經(jīng)的網(wǎng)約車市場發(fā)展史也是一部“燒錢補貼”營銷史。“美團前三單減14元、滴滴送12元優(yōu)惠券、高德地圖司機0抽成”……在網(wǎng)約車市場,因一些新玩家的出現(xiàn),價格補貼大戰(zhàn)也曾戰(zhàn)火熊熊。
“要不是長期有紅包、買單獎勵,以及買菜、坐地鐵這種場景,我生活中很少用到移動支付的……”54歲的鄭州市民郭大媽告訴記者。而今,因為打車軟件戟戰(zhàn)而間接獲益的移動支付,如今又通過公共交通完成更大一輪的流量收割和用戶普及。
移動支付是流量的入口,對于巨頭們來說,這也是其對用戶價值挖掘的開始,而本輪由微信、支付寶領銜的補貼大戰(zhàn),在鄭州地鐵出行支付領域,似乎才剛剛開始。
作者: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張利瑤 楊霄 文 朱哲 攝影
編輯:河南商報 韓坦道
來源:大河財立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