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
近日,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發布公告,對擬認定的2018年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名單進行公示,河南32個縣(市、區)上榜!快來看看有你的家鄉嗎?
河南32個縣(市、區)上榜
鄭州市:中原區 登封市開封市:杞縣 通許縣
洛陽市:嵩縣 汝陽縣 宜陽縣 洛寧縣
平頂山市:葉縣
新鄉市:衛輝市 延津縣 長垣縣
濮陽市:臺前縣
許昌市:鄢陵縣
三門峽市:盧氏縣
南陽市:鎮平縣 唐河縣 桐柏縣
商丘市:梁園區 民權縣 寧陵縣 柘城縣
信陽市:商城縣 淮濱縣 息縣
周口市:項城市 沈丘縣
駐馬店市:驛城區 西平縣 確山縣 泌陽縣 遂平縣
你的家鄉上榜了嗎?
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基本目標
按照《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意見(國發〔2012〕48號)》,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基本目標是:
每一所學校符合國家辦學標準,辦學經費得到保障。教育資源滿足學校教育教學需要,開齊國家規定課程。教師配置更加合理,提高教師整體素質。學校班額符合國家規定標準,消除“大班額”現象。率先在縣域內實現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縣域內學校之間差距明顯縮小。
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的評估認定
縣域內義務教育校際間
均衡狀況評估指標
按照教育部《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督導評估暫行辦法》規定,對義務教育校際間均衡狀況的評估,重點評估縣級政府均衡配置教育資源情況。
以生均教學及輔助用房面積、生均體育運動場館面積、生均教學儀器設備值、每百名學生擁有計算機臺數、生均圖書冊數、師生比、生均高于規定學歷教師數、生均中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教師數8項指標,分別計算小學、初中差異系數,評估縣域內小學、初中校際間均衡狀況。
對縣級人民政府推進義務教育
均衡發展工作評估指標及要求
(一)入學機會
1.將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就學納入當地教育發展規劃,納入財政保障體系。
2.建立以政府為主導、社會各方面廣泛參與的留守兒童關愛體系。
3.三類殘疾兒童少年入學率不低于80%。
4.優質普通高中招生名額分配到縣域內初中的比例逐步提高。
(二)保障機制
1.建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責任、監督和問責機制。
2.義務教育經費在財政預算中單列,近三年教育經費做到“三個增長”。
3.推進學校標準化建設,制定并有效實施了薄弱學校改造計劃,財政性教育經費向薄弱學校傾斜。
4.農村稅費改革轉移支付資金用于義務教育的比例達到省級規定要求。
(三)教師隊伍
1.全面實施義務教育績效工資制度。
2.義務教育學校學科教師配備合理,生師比達到省定編制標準。
3.建立并有效實施了縣域內義務教育學校校長和教師定期交流制度。
4.落實教師培訓經費,加強教師培訓。
(四)質量與管理
1.按照國家規定的義務教育課程方案開齊開足課程。
2.小學、初中鞏固率達到省級規定標準。
3.小學、初中學生體質健康及格率達到省級規定標準。
4.義務教育階段不存在重點學校和重點班,公辦義務教育擇?,F象得到基本遏制。
5.中小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得到有效減輕。
每年予以公布并授牌
按照《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督導評估暫行辦法》規定,國家教育督導團對各省(區、市)報送的申請認定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的相關材料進行審核,并組織實地檢查。教育部根據國家教育督導團的審核結果,對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進行認定,每年予以公布并授牌。
國家教育督導團及各省(區、市)建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監測和復查制度,對全國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狀況進行監測,對已公布名單的縣進行復查。
認定后連續三年不達標
將被撤銷稱號
各省(區、市)應對本行政區域內實現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給予表彰獎勵。
督導檢查中發現有弄虛作假行為的,教育部不予認定,并在全國范圍內予以通報。
對認定后連續三年(非常情況除外)不能達到本辦法標準的縣,教育部撤消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稱號。
來源:映象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