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友跟帖
有人惋惜
@dearNou Camp:既然選擇讀研,就應該多追求學術研究,認真對待學術。與此同時,導師也應該給予學生一定的重視,不能只是讓學生“打雜”,不重視學生的想法。多少帶著美好憧憬進入高校讀研的學子最后被澆滅理想,帶著失望畢業(yè)。
@x-s_:7年沒辦法畢業(yè)的博士,真的是很可惜。
@大大羅亭:很多人其實不適合讀研,就是為了逃避工作,逃避社會,結(jié)果自身科研能力不行, 哎……好不容易考上的,這樣的結(jié)局真是誰都不想看到。
有人點贊
@努力克制的小貓貓:挺好的,有的人本來就不適合讀研,很多人當初沒想明白,考研只是隨波逐流!
@吃完飯的小胖:現(xiàn)在有部分研究生在學校混日子,學位注水,學校不嚴卡只會惡性循環(huán)。這樣做挺好的,能讓在讀研究生有更大的求學壓力,至少學生不會考上研究生后混日子。
@被自己蠢哭了:沒人保證讀研一定能畢業(yè)啊,本來就應該是深思熟慮之后覺得有必要、有熱情再選擇讀的,反而大部分人覺著能讀就讀了,哪怕不想搞研究。清退制度能給這類學生提個醒。
媒體銳評
@新京報:從“終端”著手清退超期研究生是最后、最無奈的解決方式,這種方式對于學生和學校來說,都未免遺憾。這也意味著學生和高校雙方時間、精力、經(jīng)費成本上的浪費。因而,要全面提高研究生質(zhì)量,還應該對研究生培養(yǎng)實行全方位全流程管理,重視過程管理和過程評價。總之,無論是研究生還是導師,都應該承擔起各自的責任。別等到被學校清退時,才追悔莫及。
編輯:河南商報 王瑩
來源:河南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