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有一筆“救命錢” 遇到肇事機動車未參加交強險、機動車肇事后逃逸等三種情形,可以申請這筆錢
車禍中有人傷亡,肇事者卻逃逸了,救命的醫療費、喪葬費誰能提前墊付?道路救助基金,正好解了燃眉之急。
道路救助基金的全稱是“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3月18日,河南省道路救助基金項目召開座談會,來自河南財政、公安、醫療、保險等部門的相關負責人參加座談會,為未來3年,河南道路救助基金的進一步推廣,群策群力。
申請
無法得到救治費用的車禍受害人,可申請“救命錢”
搶救費用超過交強險責任限額的,肇事機動車未參加交強險的,機動車肇事后逃逸的,有這些情形之一時,救助基金墊付道路交通事故中受害人人身傷亡的喪葬費用、部分或者全部搶救費用。
“道路救助基金”怎么申請?簡單來說,當出現道路交通事故后,由于肇事人逃逸、肇事車輛未參加交強險等原因,受害人無法得到救治費用,那么可以由處理事故的交警,向醫療機構出具搶救費用“墊付申請”,接到申請的醫院在先行墊付傷者搶救費用后,向該基金申請費用結算。
目前,該基金實行政府購買服務形式,中標單位是中原農業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根據相關管理辦法,救助基金一般墊付受害人自搶救之時起72小時內的搶救費用;特殊情況下,也可墊付超過72小時的醫療費用。如果受害人死亡,受害人家屬應在殯葬機構處理完遺體后5個工作日內,提出申請。
值得注意的是,外省牌照車輛,只要是在河南省境內發生機動車交通事故,搶救治療醫院或殯葬機構在河南省的,符合申請條件的,也可以申請救助。
中原農險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該企業已經鋪設了覆蓋河南省18個地市、106個縣市的救助基金服務網絡,實現河南省市、縣全覆蓋。
案例
“救命錢”會主動找到受助人,還能當天支付
該基金的申請、墊付、結算涉及多個部門,執行效率卻頗高。
在當天的座談會上,受助人家屬徐洪范講述自己姐姐受助的過程。
去年12月28日,徐洪范的姐姐在鄭州市鄭密路附近被大型運輸車撞倒,傷勢嚴重。事故發生后,鄭州市交巡警三大隊事故中隊民警黃濤等人,第一時間趕赴現場調查核實,發現其姐姐的搶救費用遠遠超出了交強險責任限額,屬于道路救助基金墊付情形之一,黃濤隨即向鄭州市中心醫院發出搶救費用“墊付通知書”;中原農險服務站工作人員孟高朋,也同時聯絡鄭州市中心醫院,為受害人開通搶救“綠色通道”,傷者在短時間內脫離了生命危險。
“是他們主動幫我們申請救助基金,走完了相關程序。”徐洪范告訴河南商報記者,29天搶救治療,道路救助基金共為其姐姐墊付了180510.96元搶救費用,讓他們這個并不富裕的家庭,沒有因為醫療費而耽誤姐姐的搶救治療。
在另一起事故中,受助人張宗武是名快遞員,父親一直癱瘓在床。去年11月10日,他騎著電動車在鄭州市商城路與貨車相撞,當場昏迷,在重癥監護室住了26天。在鄭州市交警四大隊、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和中原農險河南分公司等單位聯合協助下,第一時間為其墊付了98325.38元搶救費用。
“道路救助基金的及時幫助,讓表哥順利接受了搶救治療。”受助人張宗武的表弟說。
基金不僅會“主動找到”受助人,隨著近年來的運行,墊付時效性也在大幅提高。中原農險河南分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部分墊付案件可以實現“當天申請、當天支付”,有效保證傷者得到及時救助。
運行
追償難,是基金運行中的一大“痛點”“難點”
從2016年開始,河南省道路救助基金采取政府采購服務的形式,2016~2018年的中標單位為中原農險。過去的3年,基金運行質量顯著提高,是購買服務前基金使用總額的7.58倍。2019~2021年,中原農險再次中標墊付這筆“救命錢”。
中原農險河南省分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3年中,道路救助基金累計墊付2.91億元:從2016年的3358.78萬元,提高到2018年的1.55億元,墊付金額年平均增長率128.56%。
3年間,救助人數從2016年的1001人次到2018年的3371人次,3年累計救助6969人次。
3年的追償額度,從2016年的248萬元,提高到2018年的4488萬元,追償率超過20%。這一追償率在全國處于中等水平,但仍是該基金運行中的一大“痛點”“難點”。追償難,主要是交通肇事逃逸無法找到責任人、肇事者無力支付賠償款等原因造成的。
目前,負責追償業務的中原農險,通過與各地區法院、仲裁機構和律所建立業務關系,實現了快速救助、跨地區業務受理和跨地區業務追償等。
目標
未來三年,讓更多人知道、善用這筆“救命錢”
“幾年前,我們作為‘學生’,到浙江、江蘇等省份去考察道路救助基金工作,現在是北京等城市,來我們河南了解基金的運行情況。”河南省財政廳相關負責人說,經過多年發展,特別是實行政府購買服務之后,道路救助基金走出了快捷高效、廣受好評的“中原模式”,基金資金使用量、救助量,均居全國前列。
這一“中原模式”的特點包括:服務網絡健全,中原農險在河南省設有128個服務站,是全國設立網點最多的省份;救助渠道完善,與省內450家有搶救資質的縣級以上醫療機構建立了救助基金業務,可快速實現河南省內搶救墊付和轉院對接;團隊專業,建立了涵蓋“醫療、法律、會計、管理”等專業的基金服務隊伍,業務能力較國內其他省份具有明顯優勢等。
2019~2021年,河南省道路救助基金的主要工作是加大推廣力度,讓更多人知道、善用這筆“救命錢”。
為達到這一目標,相關單位將采取3方面主要措施:
一是簡化流程。強化基金全流程時效管控,提高基金墊付時效,結合實際工作需要,進一步簡化受理、審核、結算、追償流程和手續。
二是提高救助數量。將進一步加強河南省各地市服務站業務督導,提高整體救助數量,增加合作醫院,增強醫療機構與基金的互動;繼續探索多方合作,加強基金與保險行業協會、各保險公司互動;加強與各級公安交警部門配合,探索道交一體化在線調解,在線訴訟迫償模式;增加與社會救援單位、社會公益救助團體的交流等。
三是提高救助質量。逐步實現基金內控和風險檢查常態化,每年定期開展基金電話回訪工作,陸續啟動針對基金承辦業務和服務質量的暗訪工作等。
作者:河南商報記者 崔莉莉
編輯:河南商報 王瑩
來源:河南商報

車禍中有人傷亡,肇事者卻逃逸了,救命的醫療費、喪葬費誰能提前墊付?道路救助基金,正好解了燃眉之急。
道路救助基金的全稱是“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3月18日,河南省道路救助基金項目召開座談會,來自河南財政、公安、醫療、保險等部門的相關負責人參加座談會,為未來3年,河南道路救助基金的進一步推廣,群策群力。
申請
無法得到救治費用的車禍受害人,可申請“救命錢”
搶救費用超過交強險責任限額的,肇事機動車未參加交強險的,機動車肇事后逃逸的,有這些情形之一時,救助基金墊付道路交通事故中受害人人身傷亡的喪葬費用、部分或者全部搶救費用。
“道路救助基金”怎么申請?簡單來說,當出現道路交通事故后,由于肇事人逃逸、肇事車輛未參加交強險等原因,受害人無法得到救治費用,那么可以由處理事故的交警,向醫療機構出具搶救費用“墊付申請”,接到申請的醫院在先行墊付傷者搶救費用后,向該基金申請費用結算。
目前,該基金實行政府購買服務形式,中標單位是中原農業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根據相關管理辦法,救助基金一般墊付受害人自搶救之時起72小時內的搶救費用;特殊情況下,也可墊付超過72小時的醫療費用。如果受害人死亡,受害人家屬應在殯葬機構處理完遺體后5個工作日內,提出申請。
值得注意的是,外省牌照車輛,只要是在河南省境內發生機動車交通事故,搶救治療醫院或殯葬機構在河南省的,符合申請條件的,也可以申請救助。
中原農險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該企業已經鋪設了覆蓋河南省18個地市、106個縣市的救助基金服務網絡,實現河南省市、縣全覆蓋。
案例
“救命錢”會主動找到受助人,還能當天支付
該基金的申請、墊付、結算涉及多個部門,執行效率卻頗高。
在當天的座談會上,受助人家屬徐洪范講述自己姐姐受助的過程。
去年12月28日,徐洪范的姐姐在鄭州市鄭密路附近被大型運輸車撞倒,傷勢嚴重。事故發生后,鄭州市交巡警三大隊事故中隊民警黃濤等人,第一時間趕赴現場調查核實,發現其姐姐的搶救費用遠遠超出了交強險責任限額,屬于道路救助基金墊付情形之一,黃濤隨即向鄭州市中心醫院發出搶救費用“墊付通知書”;中原農險服務站工作人員孟高朋,也同時聯絡鄭州市中心醫院,為受害人開通搶救“綠色通道”,傷者在短時間內脫離了生命危險。
“是他們主動幫我們申請救助基金,走完了相關程序。”徐洪范告訴河南商報記者,29天搶救治療,道路救助基金共為其姐姐墊付了180510.96元搶救費用,讓他們這個并不富裕的家庭,沒有因為醫療費而耽誤姐姐的搶救治療。
在另一起事故中,受助人張宗武是名快遞員,父親一直癱瘓在床。去年11月10日,他騎著電動車在鄭州市商城路與貨車相撞,當場昏迷,在重癥監護室住了26天。在鄭州市交警四大隊、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和中原農險河南分公司等單位聯合協助下,第一時間為其墊付了98325.38元搶救費用。
“道路救助基金的及時幫助,讓表哥順利接受了搶救治療。”受助人張宗武的表弟說。
基金不僅會“主動找到”受助人,隨著近年來的運行,墊付時效性也在大幅提高。中原農險河南分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部分墊付案件可以實現“當天申請、當天支付”,有效保證傷者得到及時救助。
運行
追償難,是基金運行中的一大“痛點”“難點”
從2016年開始,河南省道路救助基金采取政府采購服務的形式,2016~2018年的中標單位為中原農險。過去的3年,基金運行質量顯著提高,是購買服務前基金使用總額的7.58倍。2019~2021年,中原農險再次中標墊付這筆“救命錢”。
中原農險河南省分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3年中,道路救助基金累計墊付2.91億元:從2016年的3358.78萬元,提高到2018年的1.55億元,墊付金額年平均增長率128.56%。
3年間,救助人數從2016年的1001人次到2018年的3371人次,3年累計救助6969人次。
3年的追償額度,從2016年的248萬元,提高到2018年的4488萬元,追償率超過20%。這一追償率在全國處于中等水平,但仍是該基金運行中的一大“痛點”“難點”。追償難,主要是交通肇事逃逸無法找到責任人、肇事者無力支付賠償款等原因造成的。
目前,負責追償業務的中原農險,通過與各地區法院、仲裁機構和律所建立業務關系,實現了快速救助、跨地區業務受理和跨地區業務追償等。
目標
未來三年,讓更多人知道、善用這筆“救命錢”
“幾年前,我們作為‘學生’,到浙江、江蘇等省份去考察道路救助基金工作,現在是北京等城市,來我們河南了解基金的運行情況。”河南省財政廳相關負責人說,經過多年發展,特別是實行政府購買服務之后,道路救助基金走出了快捷高效、廣受好評的“中原模式”,基金資金使用量、救助量,均居全國前列。
這一“中原模式”的特點包括:服務網絡健全,中原農險在河南省設有128個服務站,是全國設立網點最多的省份;救助渠道完善,與省內450家有搶救資質的縣級以上醫療機構建立了救助基金業務,可快速實現河南省內搶救墊付和轉院對接;團隊專業,建立了涵蓋“醫療、法律、會計、管理”等專業的基金服務隊伍,業務能力較國內其他省份具有明顯優勢等。
2019~2021年,河南省道路救助基金的主要工作是加大推廣力度,讓更多人知道、善用這筆“救命錢”。
為達到這一目標,相關單位將采取3方面主要措施:
一是簡化流程。強化基金全流程時效管控,提高基金墊付時效,結合實際工作需要,進一步簡化受理、審核、結算、追償流程和手續。
二是提高救助數量。將進一步加強河南省各地市服務站業務督導,提高整體救助數量,增加合作醫院,增強醫療機構與基金的互動;繼續探索多方合作,加強基金與保險行業協會、各保險公司互動;加強與各級公安交警部門配合,探索道交一體化在線調解,在線訴訟迫償模式;增加與社會救援單位、社會公益救助團體的交流等。
三是提高救助質量。逐步實現基金內控和風險檢查常態化,每年定期開展基金電話回訪工作,陸續啟動針對基金承辦業務和服務質量的暗訪工作等。
作者:河南商報記者 崔莉莉
編輯:河南商報 王瑩
來源:河南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