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摩納哥、法國。3月21日至26日,6天5夜,三國五城,出席40多場雙多邊活動,話友誼、論責任、談合作、謀發展……“我們對時間的理解,是以百年、千年為計。”習近平主席這樣對意大利總理孔特說。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同歐洲,賡續時間積淀的友誼,承載時代賦予的使命,為世界和平穩定,為全球發展繁榮,攜手前行。
友誼篇
“歐洲是多極化世界的重要一極,也是中國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因此2019年首次出訪,我選擇了歐洲。”
新時代中國外交格局中,足見歐洲地位之重。
歐洲大陸張開熱情的雙臂歡迎這位文明悠久的東方大國的領袖,傳遞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情誼。
意大利,文藝復興的搖籃。
“習主席來了!”“習近平出訪歐洲,首站意大利!”……中國國家元首時隔10年再次到訪,令意大利各界十分興奮,當地主流媒體第一時間發出報道。
3月21日傍晚,習近平主席乘坐專機,從“千年古都”北京飛抵“永恒之城”羅馬。
奎里納萊宮,意大利總統府,因收藏著大量藝術珍品而聞名于世。3月22日上午,馬塔雷拉總統在這里為習近平主席舉行盛大歡迎儀式。馬蹄陣陣,踏響古道,在威武挺拔的意大利騎兵護衛下,習近平主席夫婦乘車抵達內庭廣場。這是近10年來意大利首次在歡迎外國元首的儀式中安排馬隊迎接。
老友相見,分外親切。兩位元首一同走進總統書房,促膝而談。熱烈歡迎習近平主席,意中保持密切高層交往,充分顯示了兩國關系的高水平。
歡迎宴會,名流薈萃。著名足球教練里皮應邀參加。“我知道習主席也熱愛足球運動,所以雖然同習主席是第一次見面,但感覺就像認識了很久一樣”,里皮在接受意大利媒體采訪時說,習近平主席領導著一個精彩的國家,同習主席握手榮幸之至。
翌日,奎里納萊宮再次為中國貴賓打開大門。馬塔雷拉總統特意為即將結束訪問的習近平主席安排了隆重歡送儀式。一本記錄這次訪問的紀念相冊送到習近平主席手中,一個個難忘瞬間成為中意友誼的新見證。
摩納哥,地中海岸的明珠。
從古樸的街道到繁忙的港口,中摩兩國國旗迎風招展。一尊可愛的大熊貓雕塑矗立在街心花園,獨具魅力的“袖珍之國”用濃郁的中國元素歡迎中國國家元首首次到訪。
2018年9月訪華期間,阿爾貝二世親王向習近平主席發出訪摩邀請。
對于這個國土面積只有2平方公里、人口不到4萬人的國家,習近平主席這次訪問,無疑是對中國所奉行的大小國家一律平等外交理念的生動詮釋。
“沒有想到習主席這么快就能來訪問,對我來說,這是極大的榮幸。”面對媒體,阿爾貝二世親王表達了內心的想法。
融合多種建筑風格的摩納哥王宮雄渾大氣。王宮里,王室珍藏的中式家具格外醒目。阿爾貝二世親王將習近平主席請進掛滿格里馬爾迪王朝歷代國王肖像的家族廳,介紹家族歷史,暢敘家國情懷。
法國,擁有獨特文明的國度。
時隔5年,習近平主席再次對法國進行國事訪問,首站安排在法國南部濱海城市尼斯。
24日,馬克龍總統夫婦專程從巴黎趕來,在具有古希臘建筑風格的海燕別墅同習近平主席親切會面,共進晚餐。
馬克龍總統向習近平主席介紹歐洲的文藝復興和開放精神,習近平主席對馬克龍總統講起中法兩國沖破冷戰藩籬、打開交往大門的友好歷史。
“兩國人民有著特殊友好感情,這是一筆寶貴的財富。我們要繼承好,發揚好,使中法關系繼續走在時代發展前列。”習近平主席語重心長。
兩位元首縱論古今,意猶未盡,晚宴比原定時間延長了一個多小時。馬克龍總統連夜趕回巴黎,為在首都迎接習近平主席再做準備。
第二天中午,當習近平主席專機從尼斯飛赴巴黎時,兩架法國空軍戰機全程護航。為了體現不一樣的安排,馬克龍總統將歡迎儀式放在凱旋門舉行。法蘭西共和國衛隊和陸海空三軍儀仗隊英姿挺拔,激昂的軍樂從星形廣場傳向四方。
在摩托車隊護衛下,習近平主席乘車前往愛麗舍宮,100多名法蘭西共和國衛隊騎兵整齊列隊、夾道歡迎。
愛麗舍宮總統辦公室里氣氛融洽,兩位元首親切交談。
在巴黎的最后一天,習近平主席日程安排滿滿當當。當天一早,馬克龍總統決定為即將離開的中國貴賓舉行隆重的歡送儀式。儀仗隊和軍樂團整齊列隊,這是習近平主席這次訪法期間第四次走進愛麗舍宮。從尼斯到巴黎,兩位元首多次親切交談,馬克龍總統仍覺不夠,臨別前又將習近平主席請進愛麗舍宮內茶敘。
一組外交紀年記錄著友好的歷程——
今年是中意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15周年,明年將迎來中意建交50周年。一份關于加強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聯合公報,為中意關系未來擘畫新藍圖。
承前啟后、繼往開來,兩國元首一致同意,攜手推動中意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在新時期得到更大發展。
中摩建交24年來,雙方始終真誠友好、平等相待,成為不同大小、不同歷史文化、不同社會制度國家友好交往的典范。
談及緣由,習近平主席一語中的:“對于一個國家的評價,不能只看面積,”習主席對阿爾貝二世親王這樣說。“我們兩國相似的民族性格和共同的精神追求,使得我們相知相親。”
55年風云變幻,中法關系始終走在中國同西方大國關系前列。習近平主席用了三個“始終沒有改變”表達對發展中法關系的堅定信心:中國對中法關系的重視始終沒有改變;中法對和平、發展、公平、正義的共同追求始終沒有改變;中法合作互利共贏的屬性始終沒有改變。
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兩國元首一致同意,打造更加堅實、穩固、富有活力的中法全面戰略伙伴關系。
合作篇
位于羅馬城郊的馬達馬別墅,16世紀由意大利藝術家拉斐爾主持建造,開創了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筑新風格。數百年后,這座古樸的建筑又一次參與了歷史的創造。
當地時間3月23日中午,在習近平主席和意大利總理孔特共同見證下,中意雙方代表正式簽署關于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諒解備忘錄。
代表意方簽字的意大利副總理兼經濟發展部部長迪馬約隨后發表講話說:“這份文件對意大利非常重要,意大利是七國集團中第一個簽署這一合作文件的國家!”
時間擁有積土成山、積水成淵的塑造力量。6年前,習近平主席提出“一帶一路”倡議。6年間,從“大寫意”到“工筆畫”,“一帶一路”通向越來越廣闊的世界。
從“一帶一路”倡議同意大利“北方港口建設”、“投資意大利計劃”進行對接,到中意、中法第三方市場合作穩步推進;從法國參議院呼吁法國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積極作用,到意大利政府成立“中國事務工作組”……互利共贏、共同發展的中國方案,正在歐洲獲得更多支持響應。
親自倡議,親自謀劃,親自推動。訪問期間,習近平主席利用多個場合深入闡釋“一帶一路”的豐富內涵。
習近平主席強調:“我們追求中國人民的幸福,但我們從來沒有忘記我們所承擔的國際責任。中國的發展不是獨善其身的發展,‘一帶一路’就是要同愿意與我們合作的世界各國,實現互利共贏的發展,最終實現人類的和諧共生。這也是5000多年中華文明的精髓所在。”
馬塔雷拉總統表示,意大利支持習近平主席倡導的“一帶一路”倡議,相信這將有利于歐亞大陸互聯互通和共同發展。
孔特總理說,我們很高興抓住歷史機遇,參與共建“一帶一路”,我期待著出席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馬克龍總統說,法中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基調是合作。他多次表達同中方開展“一帶一路”務實合作的意愿。同習近平主席共見記者時,他特別提到去年訪華將西安作為訪問首站的用意:“西安也是古絲綢之路的一端。我認為,中國和歐洲交匯,有益于整個世界。通過這幾天跟習主席的交流,我對此更加深信不疑。”馬克龍總統要派高級代表出席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數據為領導人決策提供了重要支撐:
2018年,中意雙邊貿易額達542億美元,中法雙邊貿易額超過600億美元,中歐貿易額6822億美元,均創歷史新高。擴大同中國的合作、密切同中國的交往,成為歐洲各國的普遍共識。
在意大利,習近平主席同孔特總理一道見證簽署和交換19份政府間合作文件、10份商業協議。從電子商務、衛生醫療、能源電力到電磁監測衛星02星項目、西西里產柑橘對華出口,中意合作多姿多彩。
在摩納哥,兩國元首從科技創新到可再生能源,從野生動物保護到2022年北京冬奧會,話題廣泛。習近平主席特別提到環保、電信、移動支付等合作新領域。在這些方面,中摩走在中歐合作前列。
在法國,習近平主席和馬克龍總統共同見證14份雙邊合作文件的交換。其中,既有核能、航空航天等傳統領域,也有科技、金融、農業、生態、文化體育等新興領域。馬克龍總統再次重申對中國投資的歡迎態度。
一份份合作文件、一個個合作項目,世界感受中國同世界開放合作的誠意與努力。
習近平主席在同馬克龍總統共見記者時做了一段深入淺出的解讀:
“我們主動舉辦國際進口博覽會,專門買外國的東西,就是要平衡貿易,解決國際上一些貿易逆差問題。這也將惠及中國百姓,他們需要更多國際上的優質產品。”
訪問期間,意大利、法國分別確認作為主賓國參加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作者:新華社記者霍小光 郝薇薇
編輯:河南商報 韓坦道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