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移動物聯網的普及,網購已經成為人們普遍接受的購物方式。但通過互聯網聯系商家與消費者的網購中,也埋藏著很多“地雷”,近年每年有關網購的投訴都在消費維權中占據了不小的比例。在大河報3C吐槽大會與黑貓投訴聯合打造的消費維權平臺上,記者就接到了不少和網購有關的投訴。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個與預付款有關的案例。
付了3000元預付款貨沒發商家跑了
家住鄭州市的趙女士日前給記者電話投訴稱,其去年6月在一家著名的購物平臺(店鋪名:DD-King)上發現一款兒子特別喜歡的玩具,于是就下單,并按商家要求全款,一共3000多元。可是等到去年年底的發貨時間,商家一直以未到貨等各種理由推諉。一直拖到今年2月底,趙女士再聯系賣家催促發貨的時候,發現這個網上店鋪已經關門了。無奈之下,趙女士只好求助平臺客服。而平臺客服給趙女士的答復讓她很難接受:由于店家已經關店,平臺無法對其采取懲罰措施,只能告知趙女士店主的個人信息,并建議趙女士到公安局報案處理。
對于平臺客服的答復,趙女士很不滿意,她認為,她是出于對電商平臺的信任才會在網上購物,并全款付了定金。現在店家跑路,電商平臺有很大的責任,應該對自己的損失負責,不能以讓自己去報案就可以一推了之。
律師提醒消費者預付款要慎重
對于趙女士的投訴,記者咨詢了京衡律師上海事務所的余超律師。余超律師告訴記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四十四條規定,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不能提供銷售者或者服務者的真實名稱、地址和有效聯系方式的,消費者也可以向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要求賠償;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明知或者應知銷售者或者服務者利用其平臺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依法與該銷售者或者服務者承擔連帶責任。也就是說電商平臺對店家行為不知情且提供了店家的個人信息,電商平臺是可以不用承擔責任的。
對于趙女士的投訴,電商平臺市場部負責人告訴記者,對于消費者權益受到損害的事件,平臺也會積極配合,幫助消費者追回自己的錢財。同時提醒廣大消費者,為了自己的合法權益更有保障,大家一定要用正規的購物程序購物,以便在權益受到侵害時,可以更大程度地保護自己。
在為趙女士維權的過程中,記者發現,在很多有關電商平臺的投訴中,不少消費者為了貪圖小便宜在平臺監管渠道之外交易,使得貨款脫離了電商平臺的監管。一旦發生糾紛,平臺對于商家的裁決缺乏有力手段,不少消費額的權益很難得到有效保護。在此記者也提醒消費者,消費者在網上購物消費的時候,如果平臺沒有開展貨到付款等業務,盡量不要與店家進行私下轉賬交易,這樣即使出現問題,平臺也能快速解決。如果在消費過程中遇到一些商家不按常理出牌,直接要求消費者付全款定金,在消費的時候就一定要多留心,提高警惕,防止上當。
來源:大河報

付了3000元預付款貨沒發商家跑了
家住鄭州市的趙女士日前給記者電話投訴稱,其去年6月在一家著名的購物平臺(店鋪名:DD-King)上發現一款兒子特別喜歡的玩具,于是就下單,并按商家要求全款,一共3000多元。可是等到去年年底的發貨時間,商家一直以未到貨等各種理由推諉。一直拖到今年2月底,趙女士再聯系賣家催促發貨的時候,發現這個網上店鋪已經關門了。無奈之下,趙女士只好求助平臺客服。而平臺客服給趙女士的答復讓她很難接受:由于店家已經關店,平臺無法對其采取懲罰措施,只能告知趙女士店主的個人信息,并建議趙女士到公安局報案處理。
對于平臺客服的答復,趙女士很不滿意,她認為,她是出于對電商平臺的信任才會在網上購物,并全款付了定金。現在店家跑路,電商平臺有很大的責任,應該對自己的損失負責,不能以讓自己去報案就可以一推了之。
律師提醒消費者預付款要慎重
對于趙女士的投訴,記者咨詢了京衡律師上海事務所的余超律師。余超律師告訴記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四十四條規定,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不能提供銷售者或者服務者的真實名稱、地址和有效聯系方式的,消費者也可以向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要求賠償;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明知或者應知銷售者或者服務者利用其平臺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依法與該銷售者或者服務者承擔連帶責任。也就是說電商平臺對店家行為不知情且提供了店家的個人信息,電商平臺是可以不用承擔責任的。
對于趙女士的投訴,電商平臺市場部負責人告訴記者,對于消費者權益受到損害的事件,平臺也會積極配合,幫助消費者追回自己的錢財。同時提醒廣大消費者,為了自己的合法權益更有保障,大家一定要用正規的購物程序購物,以便在權益受到侵害時,可以更大程度地保護自己。
在為趙女士維權的過程中,記者發現,在很多有關電商平臺的投訴中,不少消費者為了貪圖小便宜在平臺監管渠道之外交易,使得貨款脫離了電商平臺的監管。一旦發生糾紛,平臺對于商家的裁決缺乏有力手段,不少消費額的權益很難得到有效保護。在此記者也提醒消費者,消費者在網上購物消費的時候,如果平臺沒有開展貨到付款等業務,盡量不要與店家進行私下轉賬交易,這樣即使出現問題,平臺也能快速解決。如果在消費過程中遇到一些商家不按常理出牌,直接要求消費者付全款定金,在消費的時候就一定要多留心,提高警惕,防止上當。
作者: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龔旭
編輯:河南商報 郭佳慧來源:大河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