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早高峰,農業路大橋西向東方向出現擁堵 (網友@木瓜勇士/圖)
網友留言
有人吐槽:我在橋上堵得懷疑人生
@劉小胖逛吃鄭州:我在橋下過的,還以為今天是大年初一,哈哈哈。
@安安安于世:3月31日晚上8點多,我從京廣快速路轉到農業路高架西向東方向,就堵在那里了,本來我是該從文化路口下的,堵得我又往前面跑了一段路掉頭回來的。
@夢想成為鄭小開:有人橋下節省半小時,有人橋上生氣半小時。我就是后者,在橋上堵得懷疑人生。
@tiffany:3月31日晚上9點,文化路、花園路路口就已經堵死了,拜托南陽路下橋口早點開通緩解下啊。
@飛飛:文化路堵得啊,難以形容。
4月1日晚上7點半,商報記者探訪發現,農業路大橋路面暢通 (河南商報記者 楊琨/攝)
有人淡定:周一早高峰堵車是正常現象
@Ray:在鄭州,高架橋的作用更多在于貫通城區,不在于早晚高峰通勤啊。
@秋北:雖然橋上有點堵,但周一早高峰堵也是正常的,從長遠來看,還是利民的大好消息。
@晨晨:堵車是暫時的,但暢通是長久的。
@愛夏:不是路的問題,這就是鄭州的潮汐式堵車,早上西向東,下午東向西。
@山有扶蘇:評論里有些人站著說話不腰疼,不修高架只會更堵好吧。而且這是剛開通,大家都去新橋蹭喜氣去了,后邊應該就好了。
有人分析:道路出現擁堵有多方面原因
@細雨:設計問題啊,出口離紅綠燈太近,下橋口左轉車輛占著直行道車輛過不去,循環下來就越來越堵。
@aa港港lovebeyond:文化路下橋口那里是個大問題,文化路太窄了,下橋口又離紅綠燈近,而且南陽路下橋口又不能下車,都擠到文化路了。
@花花骨朵:花園路農業路口本來人就多,加個農業路高架,四個方向都有匝道,而且離紅綠燈太近,再加個地鐵出口,路南一個地鐵出口都沒有,偏偏大部分人都在南邊上班逛街。
@Moon:個人經驗,下橋口擁堵跟不規范行車有很大關系,所以呼吁廣大司機朋友文明行車,有序排隊不見得就慢。
有人建議:建設智慧城市,充分利用道路資源
@幺呀:看到很多人都堵在文化路那段路了,文化路車多,人流量也大,最好建個地下人行通道,與地鐵相連,將人車分流,地上、地下都能走快點。
@和睦芭比:主要是下橋口的設計不合理,應該都像農業路與經三路下橋口那樣,把下橋口延伸至經三路上,就節省了右轉或者左轉的排隊等待時間。
@永恒的心:可以用攝像頭采集車流信息,把橋上信息實時投放在上橋前500米處的路邊,司機看到了路況會明白該不該上橋;橋上可以實時顯示橋下擁堵狀況信息,橋上司機可以選擇下橋或是繼續往前走一個路口繞道,避免下橋口擁堵影響到橋上;還可以調控作業車在橋上車流量小的時候上橋作業。建設智慧城市,調控流量,充分利用城市道路資源。
@我不是老王:每條“大動脈”開通時都不是完美的,需要后期逐漸修正變得更好,對開通時的擁堵現象應該寬容,但之后的交通管理要跟得上。
編輯:河南商報 韓坦道
來源:河南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