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機動車污染監察支隊負責人稱,接下來根據工作進度,將對全市非道路移動機械聯網,實時監控,污染排放情況可一目了然?! ?img src="http://dingyue.ws.126.net/tkUZyrbLEn4KhUxcdeAbfo8q3X4Vtd0h6aZCFGWPvZoyR1554639382836compressflag.jpg"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border: 0px; vertical-align: baseline; max-width: 100%; margin: 20px 0px;" alt="" />
入場前臺賬信息不完備,對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情況不清楚
4月5日上午,在地鐵五號線經開區朝鳳路站施工項目工地,有4輛鉤機停在場地里,其中一輛鉤機上,駕駛員正調試設備,該駕駛員自稱是車主,來這兒施工已經有一段時間了。
隨后的詢問中,讓人驚訝的一幕出現了。鄭州市機動車污染監察支隊書記馮保河先是詢問該機器設備的出廠日期,對于機器是2015年還是2016年生產的,司機一會兒說一個時間,顯然記不清了。
“你們的這臺設備排放達標嗎?”“達標?肯定達標了!”車主說。
“這臺設備是國幾排放標準的,是國三還是國幾?”聽到這兒,車主更疑惑了,“?。繃鴰祝恢溃?rdquo;
“你們機械的出廠合格證有嗎?復印件有沒有隨車攜帶?”幾輪詢問下來,司機顯然對非道路移動機械的排放標準和使用情況不太清楚。
“為應對污染天氣,治理氮氧化物超標,其中一項就是加強對非道路移動機械的管控,嚴禁達不到排放標準要求的機器和不合格的油品進入,其中鄭州市繞城高速以內必須使用國六標準的油品,城區內的非道路移動機械必須達到國三排放標準。”馮保河現場給轄區環保督察人員及工地項目負責人提要求,“(人員、設備)入場前,項目和機械設備負責人就承諾保證不使用高排放的非道路移動機械,各區縣市對機械設備的排放情況進行檢查把關,鄭州市一級進行督查,從目前看,一些工地的臺賬信息還不完備,設備負責人對非道路移動機械的政策了解也不夠多,轄區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工作。”
對非道路移動機械聯網聯車 實時監控, “上戶口”“建檔案” 行政上管起來
根據專家測算,一臺非道路移動機械產生的污染頂得上數十臺甚至上百臺普通家用汽車產生的污染,鄭州市項目工地數量龐大,各種工業、物流園區眾多,從污染防治工作的實際出發,加強對非道路移動機械的治理已經越來越迫切。
河南商報記者了解到,從專家分析匯總的的數據看,鄭州市工地項目非道路移動機械的數量在2萬臺左右,加上各園區的叉車吊車等設備,非道路移動機械總量可能達到6萬臺左右。
因此,在不少人看來,日益增加的非道路移動機械亟需被管起來。鄭州市機動車污染監察支隊副支隊長陳顯倫告訴河南商報記者,“此前很多次檢查時發現,工地、場區內非道路移動機械數量經常變動,信息不清,也無法一一甄別,給排查、治理工作增加了非常大的難度。機動車有公安交警部門管,渣土車等都有專門的管理部門,同樣,對環境產生污染且數量已達到一定規模的非道路移動機械更應該有部門管起來,管機械的達標(排放)情況,管數量登記,管油品標準……堵塞這個管理漏洞。”
只有每一臺設備機器都“上戶口,日常有職能部門管起來,環境防治部門開展針對性的治理時,才能有一個抓手,更好地提高防治效果。”陳顯倫呼吁說。
河南商報記者了解到,接下來,為加強對非道路移動機械的排查整治,根據鄭州市機動車污染監察支隊的要求,接下來,各建設項目或工業、物流園區、運輸企業的非道路移動機械接受檢查時,車主(駕駛員)要攜帶生產合格證、車輛購買票據等的復印件,以備查驗。同時,各轄區也要加強把關,非道路移動機械設備入場前就加強監管,登記造冊,“建戶口”“建檔案”。
馮保河還透露:為加強整治,拉網式大排查結束后,根據工作進度,接下來將考慮實施聯網監控,每臺非移動道路機械的情況都將適時傳輸到后端平臺,屆時設備是否運行,在哪里運行,排放情況如何,系統上都一目了然。
作者:河南商報記者 陳朋沖/文 通訊員 馬巖/圖編輯:河南商報 韓坦道
來源:河南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