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故宮博物院館藏《洛神賦圖》乾隆題字

北京故宮博物院館藏《洛神賦圖》局部圖
本報訊公元222年,曹植寫下一首千古絕唱《洛神賦》。文中女子“翩若驚鴻,婉若游龍”,讓后世人不禁猜想,是怎樣一位貌美的女子,才會讓曹植如此念念不忘。100多年后,在東晉畫家顧愷之的筆下洛神躍然紙上,優雅俊逸的《洛神賦圖》也同樣被奉為傳世精品。近日,“在水一方——《洛神賦圖》”展覽將在洛陽博物館舉行,屆時洛陽市民和來洛游客可近距離欣賞“洛神”之美。
《洛神賦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是東晉顧愷之以魏國著名文豪曹植的名篇《洛神賦》為藍本創作的連環故事長卷畫。在顧愷之筆下,《洛神賦圖》富有高度的藝術想象力,清新詩意地表達出原作的意境。《洛神賦圖》長卷采用連環畫形式,隨著環境的變化讓曹植和洛神重復出現。原賦中對洛神的描寫,如“翩若驚鴻,婉若游龍”,“仿佛兮若輕云之蔽月”,“皎若太陽升朝霞”等,以及對人物關系的描寫,在畫中都有生動入神的體現。
據博物館相關負責人介紹,顧愷之創作的《洛神賦圖》因年代久遠已經失傳,流世至今的均為宋代以后的摹本。目前所知的《洛神賦圖》海內外僅存有數卷,著名的有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遼寧省博物館、美國弗利爾美術館以及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四卷,這四卷也因繪畫技巧和藝術水平高受到歷代贊譽。其中遼寧館藏長卷采用“圖文融合法”,將賦文分為長短不一的段落,并和相關圖像形成不同組合,使圖畫與文字在畫面上產生一種動態的互動效果與整體的韻律感。北京故宮館藏長卷僅有圖,在各段沒有附詩賦說明,但是卷中有清代乾隆的御題和藏印,元代趙孟钚惺槌?嫉摹堵逕窀場啡?模?襖???說奶夂桶稀</span>
“目前流傳下來的畫作雖然是摹本,但是同樣非常珍貴,日常需要好好保護。”該負責人告訴記者,本次在洛陽博物館展出的《洛神賦圖》為北京故宮博物院和遼寧省博物館館藏長卷的高清復制品。據介紹,北京故宮博物院藏長卷采用原摹本照相復制技術復制,還原率達到95%。為了真實還原畫作狀態,復制長卷采用仿古細絹等技藝制作,并由技師按傳統古法裝裱。而遼寧本長卷則采用德國三億六千萬平臺掃描儀掃描成畫,復制品還原度較高,色彩逼真、人物形象鮮活。而為配合此次《洛神賦圖》的展出,博物館還將在同一展廳同時展出曹魏時期的珍貴文物白玉杯,以及西晉瑪瑙璧。據了解,《洛神賦圖》將舉行為期3個月的展覽,具體開展時間本報將持續關注。
4月份的洛陽博物館不僅有《洛神賦圖》的展覽,還有一系列體驗活動和公益講座,有興趣的市民朋友可到洛陽博物館咨詢、參加。
作者: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曼 實習生 朱婉倩 通訊員 胡寅 文圖
編輯:河南商報 郭佳慧
來源:大河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