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昨日公布多項宏觀經濟數據顯示,2019年一季度我國經濟運行開局平穩,積極因素逐漸增多,市場預期和信心增強,保持了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
初步核算,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21343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4%,與上年四季度相比持平。
數據1:GDP
增長6.4% 與上年四季度相比持平
初步核算,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21343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4%,與上年四季度相比持平,比上年同期和全年分別回落0.4和0.2個百分點。一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93元,同比名義增長8.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8%,比上年同期加快0.2個百分點。

制圖/鄭萌
數據顯示,一季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33元,實際增長5.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00元,實際增長6.9%。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為2.53,比上年同期下降0.02。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7158元,同比名義增長8.8%。
解讀: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說,總的來看,一季度國民經濟繼續運行在合理區間,延續了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積極因素逐漸增多,為全年經濟穩定健康發展打下良好基礎。世界銀行中國局局長芮澤表示,全球不穩定不確定因素給世界經濟帶來逆風,但6.4%的增速印證中國經濟“穩”的態勢和趨勢沒有改變。
數據2:稅收
增幅回落11.9個百分點,減負效應持續顯現
一季度全國稅收收入增長5.4%,增幅同比回落11.9個百分點。
其中,國內增值稅增長10.7%,較去年同期回落9.4個百分點;個人所得稅同比下降29.7%,增幅回落50.4個百分點;教育費附加等專項收入同比下降0.8%,增幅回落14.3個百分點。
解讀:
中國社科院財政與貿易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楊志勇認為,隨著個稅專項附加扣除政策1月1日落地,約8400萬納稅人無需再繳納個稅。一系列減稅降費舉措實打實、硬碰硬,納稅人、企業的獲得感進一步增強。
數據3:消費
“買買買”近10萬億元,經濟增長主動力強勁
一季度,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1.8%,漲幅比1至2月份擴大0.2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回落0.3個百分點,延續溫和上漲態勢。一季度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同比上漲0.2%。
一季度,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7790億元,同比增長8.3%。其中,網上零售額22379億元,增長15.3%。最終消費支出增長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65.1%,消費繼續成為需求動力的主導力量。在全部居民最終消費支出中,服務消費占比為47.7%,比上年同期提高1.4個百分點。
解讀: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研究院國際貿易研究部主任趙萍認為,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持續增強,市場預期明顯改善,消費者信心指數不斷提升。未來消費環境還需進一步完善,優質消費供給還需進一步跟上。
數據4:就業
新增就業324萬人,整體就業形勢較好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城鎮新增就業人員324萬。3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2%,比上月下降0.1個百分點。
其中,25歲至59歲群體人口調查失業率為4.8%,低于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0.4個百分點。
解讀: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表示,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將就業優先政策置于宏觀經濟政策層面,在一系列穩就業措施助力下,我國整體就業形勢較好。3月末,外出務工農村勞動力總量為17651萬人,比上年同期增加210萬人。
數據5:房地產
總體平穩,“房住不炒”將貫徹始終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3月份,70個大中城市新房價格漲幅微升。其中,一線城市同比上漲4.2%,漲幅比上月擴大0.1個百分點;二線城市同比上漲12.2%,漲幅比上月擴大0.2個百分點;三線城市同比上漲11.4%,漲幅比上月擴大0.3個百分點。
全國商品住宅銷售面積25954萬平方米,同比下降0.6%,降幅比前2個月收窄2.6個百分點;銷售額27039億元,同比增長5.6%,增速比前2個月提升1.1個百分點。
解讀: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一季度數據顯示,不少剛性需求開始逐漸釋放,這是價格漲幅微升的主要原因。“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是2018年下半年以來我國房地產調控政策的主要基調,“房住不炒”定位將貫徹在房地產調控的始終。
(據新華社、央廣)
編輯:河南商報 張路
來源:河南商報


初步核算,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21343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4%,與上年四季度相比持平。
數據1:GDP
增長6.4% 與上年四季度相比持平
初步核算,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21343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4%,與上年四季度相比持平,比上年同期和全年分別回落0.4和0.2個百分點。一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93元,同比名義增長8.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8%,比上年同期加快0.2個百分點。

制圖/鄭萌
數據顯示,一季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33元,實際增長5.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00元,實際增長6.9%。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為2.53,比上年同期下降0.02。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7158元,同比名義增長8.8%。
解讀: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說,總的來看,一季度國民經濟繼續運行在合理區間,延續了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積極因素逐漸增多,為全年經濟穩定健康發展打下良好基礎。世界銀行中國局局長芮澤表示,全球不穩定不確定因素給世界經濟帶來逆風,但6.4%的增速印證中國經濟“穩”的態勢和趨勢沒有改變。
數據2:稅收
增幅回落11.9個百分點,減負效應持續顯現
一季度全國稅收收入增長5.4%,增幅同比回落11.9個百分點。
其中,國內增值稅增長10.7%,較去年同期回落9.4個百分點;個人所得稅同比下降29.7%,增幅回落50.4個百分點;教育費附加等專項收入同比下降0.8%,增幅回落14.3個百分點。
解讀:
中國社科院財政與貿易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楊志勇認為,隨著個稅專項附加扣除政策1月1日落地,約8400萬納稅人無需再繳納個稅。一系列減稅降費舉措實打實、硬碰硬,納稅人、企業的獲得感進一步增強。
數據3:消費
“買買買”近10萬億元,經濟增長主動力強勁
一季度,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1.8%,漲幅比1至2月份擴大0.2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回落0.3個百分點,延續溫和上漲態勢。一季度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同比上漲0.2%。
一季度,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7790億元,同比增長8.3%。其中,網上零售額22379億元,增長15.3%。最終消費支出增長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65.1%,消費繼續成為需求動力的主導力量。在全部居民最終消費支出中,服務消費占比為47.7%,比上年同期提高1.4個百分點。
解讀: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研究院國際貿易研究部主任趙萍認為,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持續增強,市場預期明顯改善,消費者信心指數不斷提升。未來消費環境還需進一步完善,優質消費供給還需進一步跟上。
數據4:就業
新增就業324萬人,整體就業形勢較好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城鎮新增就業人員324萬。3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2%,比上月下降0.1個百分點。
其中,25歲至59歲群體人口調查失業率為4.8%,低于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0.4個百分點。
解讀: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表示,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將就業優先政策置于宏觀經濟政策層面,在一系列穩就業措施助力下,我國整體就業形勢較好。3月末,外出務工農村勞動力總量為17651萬人,比上年同期增加210萬人。
數據5:房地產
總體平穩,“房住不炒”將貫徹始終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3月份,70個大中城市新房價格漲幅微升。其中,一線城市同比上漲4.2%,漲幅比上月擴大0.1個百分點;二線城市同比上漲12.2%,漲幅比上月擴大0.2個百分點;三線城市同比上漲11.4%,漲幅比上月擴大0.3個百分點。
全國商品住宅銷售面積25954萬平方米,同比下降0.6%,降幅比前2個月收窄2.6個百分點;銷售額27039億元,同比增長5.6%,增速比前2個月提升1.1個百分點。
解讀: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一季度數據顯示,不少剛性需求開始逐漸釋放,這是價格漲幅微升的主要原因。“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是2018年下半年以來我國房地產調控政策的主要基調,“房住不炒”定位將貫徹在房地產調控的始終。
(據新華社、央廣)
編輯:河南商報 張路
來源:河南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