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一個兌現“知識就是財富”的地方,一個代表著智慧、人才、時代和夢想的地方。在我們鄭州,也將有這樣一個地方,有著和硅谷一樣的DNA,它就是鄭東新區科學谷(以下簡稱“科學谷”)。
去年以來,位于鄭東新區白沙園區的科學谷受到各方投資者關注,科學谷憑著怎樣的魅力成為“寵兒”?未來鄭東新區白沙園區將崛起一座什么樣的新城?近日,河南商報記者對科學谷進行了實地走訪。
規劃科學谷規劃正式出爐,將打造步行15分鐘生活圈
早在2017年年底,8家設計單位便提交了科學谷的設計方案。而后,經過方案征集比選,多次完善修改,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擔綱的科學谷概念性城市設計編制完成。
根據規劃,科學谷西起京港澳高速,東接新107國道,南至豫興大道,北抵連霍高速,面積約20平方公里。區域內設置有三大功能區域,分別為信息科技創新示范區、數據龍頭企業集聚區和生態宜居宜業活力區,規劃結構為“一體兩翼、一核雙軸、一帶四區、組團聯動”。
縱觀整個區域,一路一河貫穿東西。據介紹,一路是全長8.13公里的科學大道,也是沿線布局產業的主干道;一河是全長9.2公里的十八里云溪,是科學谷主要的城市景觀水系。
圍繞區域功能劃分,崛起的這片區域將被打造成步行15分鐘生活圈,屆時,4萬名高科技創新人才、20萬常住人口和上千家高技術企業將在這里安居樂業。
打算吸引浪潮、華為等類型的信息技術領軍企業入駐
硅谷,眾所周知,是當今電子工業和計算機業的王國,而武漢光谷,獨角獸企業數量已超過香港和廣州。
同為匯聚信息科技企業的區域,鄭州科學谷又有著什么樣的“內核”?
科學谷將目光聚焦于大數據主導產業,重點發展以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科技產業,引進智慧通信、智慧政務、智慧電商等國內外信息技術龍頭企業、創新團隊和科研院所。
簡而言之,這里有著和硅谷一樣的DNA;未來,這里計劃吸引浪潮、華為等類型的信息技術領軍企業在此“筑巢”。
河南商報記者了解到,目前白沙園區管委會聯合智慧島大數據實驗區管委會,共同做好科學谷主導產業招商引資工作。
除了名企落地,包含國際學校在內的一批幼兒園、中小學,三甲綜合醫院等保障將為區內的20萬人口解決后顧之憂,基礎設施和衛生、教育等公共資源的配置,也將為區域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亮點摒棄高架設計,將建半地下開敞式城市快速通道
規劃圖上,科學谷規劃區域以科學大道和十八里云溪為中心,南北約2.5公里,東西約9公里。白沙園區管委會項目建設管理局副局長魯永紅介紹,為保持科學谷城市設計的整體性,凸顯城市景觀效果,同時實現主干道快速化功能,作為區域主軸的科學大道摒棄了常規的高架設計,主要設計為一條半地下開敞式的城市快速通道。
據悉,科學大道西起京港澳高速輔道,東至新G107,全長8.13公里,紅線寬80米。除京港澳高速至天府路一小段為高架外,天府路以東道路皆為半地下開敞式城市快速通道。
根據設計,半地下開敞式城市快速通道地面兩側為雙向八車道,半地下快速路為雙向6車道,道路中間則為綠化帶。截至目前,科學大道污水工程正在施工,道路也將于年內開工建設。
生態
規劃十八里云溪和象山公園
同交通配置一樣,科學谷的生態環境規劃建設也是高起點。
據介紹,區域內的十八里云溪,西起賈魯河,東至新G107,全長9.2公里,因其長度正好約十八里,故美其名曰為十八里云溪。目前已完成相關前期工作,施工單位已經確定,年內即將動工。
和景觀河相得益彰的,是位于區域南部、高為56.8米的象山。
據介紹,象山由棄土堆建而成,圍繞其還規劃了象山公園,讓整個區域錯落有致。在前程大道與金龍路交叉口附近,河南商報記者看到,作為景觀制高點的象山已經初具雛形。
建設
科學大道綜合管廊年內完工
探訪中,河南商報記者注意到,雖然科學谷大部分仍停留在規劃階段,但區域內的基礎設施已經先行,其中,就包含被譽為“地下長城”的綜合管廊。
在科學大道綜合管廊施工現場,河南商報記者看到,地下綜合管廊內部設置有電力艙、綜合艙和天然氣艙,管廊內,除了預留的給水、再生水、熱力、電力、通信、燃氣及部分污水管線位置,中間有兩米寬的檢修車道。
鄭東新區白沙園區綜合管廊項目科學大道標段技術工程師杜啟楷介紹,這是鄭州市首個實現檢修車入廊的綜合管廊,管廊建成后,可以將周邊大部分市政管線收納其中,進而避免因搶修市政管線故障對城市道路的挖掘破壞,避免“天天挖溝”的尷尬。
杜啟楷介紹,根據計劃,該段管廊將于年內完工。
其實,這段約5公里的地下綜合管廊只是白沙園區“地下長城”的一部分。河南商報記者了解到,鄭東新區白沙園區綜合管廊總長約51公里:其中一期工程為科學大道和錦繡路,總長度17.3公里;二期工程為雁鳴路、瑞佳路、永盛西路,中原大道以及科學大道和錦繡路的延伸段,總長度32.3公里。
據介紹,為了確保科學大道盡快開工建設,科學大道施工保通道路正在加快修建。
作者:河南商報王喬琪
編輯:郭美琴
來源:河南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