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3年,世界上第一條地鐵在英國倫敦開通,準點、運量大、促進城市繁榮……擁有眾多優勢的地鐵,在之后100多年時間里“遍地開花”,很多時候,還成了一個城市的“實力象征”。如今,隨著鄭州地鐵5號線這個“黃金腰帶”的開通,地鐵再次成為大家口中的熱門話題。
中部六省省會中,哪個城市運營地鐵線路最多?鄭州地鐵處于什么樣的水平?帶著疑問,咱們來說說這六大城市的“地鐵江湖逸事”。
想建地鐵有門檻
中部六省省會都過關
去年7月份,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建設管理的意見》(簡稱《意見》),要求規范城市軌道交通建設,提高申報建設地鐵和輕軌的相關經濟指標,申報建設地鐵的城市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地區生產總值分別由100億元、1000億元調整為300億元、3000億元,而且,還要求市區常住人口要在300萬人以上。
《意見》出臺,讓不少地方的“地鐵熱”按下了“暫停”鍵,10多個城市瞬間不再符合申報新建規劃條件,“地鐵夢”就此破碎。
從數據上來看,中部六省省會城市都通過了地鐵“硬條件”的門檻。GDP方面,武漢“打頭陣”,長沙、鄭州緊隨其后;人口方面,武漢排名靠前,鄭州在其之后。由此也不難看出,鄭州在申報建設地鐵條件方面,穩居六個省會城市前列。
目前有3條線路在運營,全長134公里,分別為1號線、2號線、5號線。
總體規劃
由21條線路組成,總長970.9公里,其中地鐵線13條共約505公里,市域快線8條共約466公里。
目前有9條線路在運營,全長318公里。包括1號線、2號線(含機場線、南延線)、3號線、4號線、6號線、7號線(含紙坊線)、8號線、11號線、陽邏線。
總體規劃
軌道交通線網由25條線路組成,總長約1045公里,設車站603座,其中換乘車站123座。
目前有3條軌道交通運營線路在運營,全長68.71公里,分別為1號線、2號線、磁浮快線。
總體規劃
由12條線路構成,方案線路總長456.0km,城市軌道換乘站45處,城際軌道換乘站22處。
目前有2條線路在運營,全長48.47公里,分別為1號線一期、2號線一期。3號線、4號線均已全面開工建設,分別計劃于2020年和2021年通車。
總體規劃
軌道交通線網規劃為網格+放射狀結構,由5條線路構成,全長198公里,共設站146座。
目前有兩條線路在運營,全長52.38公里,分別為1號線和2號線。
總體規劃
總體規劃建設軌道交通線路15條,共522公里。按照近期建設規劃,至2021年將建成軌道交通1號線、2號線、3號線、4號線、5號線等5條線路,線路總長170公里。
目前尚未有地鐵在運營,地鐵2號線預計明年底將開通試運營。
總體規劃
布局8條線路,總長度266.2公里。其中1~6號線為市區線路,7、8號線為市域線路。
鏈接
鄭州地鐵全部建成后,有望進入全國地鐵發達城市前10位
中國商業經濟學會副會長、河南商業經濟學會會長宋向清說,鄭州地鐵起步較晚,但發展較快,從規劃和建設成就看,與中部六省省會城市相比,僅次于武漢,領先長沙、合肥、南昌、太原等。
從地鐵規劃數量上分析,大鄭州城市框架已經形成,地鐵沿線可覆蓋人口超千萬,覆蓋面積跨越市區和郊區市縣。全部建成后,鄭州將有望進入全國地鐵發達城市前十位,使鄭州國家中心城市地位進一步鞏固和提升。
地鐵對于鄭州有何意義?宋向清稱,地鐵是一個城市經濟發展水平、城市規模、人口數量等達到較高水平情況下的產物,體現了一個城市的綜合實力和發展要素集聚力。鄭州地鐵5號線開通,意味著城市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城市交通運能進一步提高,居民出行更加便利,有利于提高城市形象,提高城市品牌影響力,尤其是對于吸引人才,提高城市通行效率,具有良好的支撐作用。
記者: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孫科 制圖/見習美編 郭晗
編輯:河南商報 郭爽
來源:河南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