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中線桿”,總會給市民出行帶來通行障礙。
路中線桿屢拔不凈,原因諸多。
“去年鄭州不是劃撥了專項資金對路中電線桿進行集中拔除了嗎?怎么現在街頭還有不少攔路的電線桿?”近日,有不少鄭州市民向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反映,鄭州市街頭的路中電線桿不但影響市容,還極易引發交通事故,比如經三路與農業路附近的一根線桿在路中矗立多年,嚴重阻礙行人通行。
據了解,去年鄭州市安排1.2億元專項資金,對100多條道路上的990根“路中線桿”進行集中拔除。如今一年過去了,為何不少路段還有“攔路虎”存在?
路中遇“攔路虎”,車主繞行卻吃罰單
5月16日上午,記者來到了鄭州經三路與農業路交叉口北側,只見一根線桿把經三路分成了兩截,周圍用來保護線桿的隔離樁,被撞壞了數根。除此之外,線桿兩旁還被畫上實線,過往車輛在繞過線桿行駛時必須壓過一段實線。王先生告訴記者,前不久,一名劉姓車主在此因為壓實線吃了罰單。
記者從鄭州市交警五大隊了解到,因為這個區域路中間有一根線桿,地形特殊,過往車輛不得不壓線行駛,考慮到實際情況,一般不會對機動車壓線行駛行為進行處罰,但不是所有交通違法行為都不處罰,如強行變道。至于車主劉先生為何在此壓線被處罰,原因不得而知,因為他已經繳納了罰款,無法進行行政復議。
附近多名群眾表示,除了有車主在此吃罰單,還有不少車主稍不留神就蹭上了線桿旁的隔離樁。“為什么這個線桿至今沒有被拔除,政府不是撥專款對路中線桿進行拔除了嗎?”王先生很是困惑。
花了1.2億,為啥整治效果不明顯?
據了解,2017年12月份,國網鄭州供電公司向鄭州市政府匯報路中線桿普查情況。經供電公司普查,鄭州市需進行線路改造項目167項,其中990根路中線桿需要拆除。去年3月份,國網鄭州供電公司向鄭州市政府申請了1.2億元專項資金要拔除鄭州市167個路段的990根“攔路虎”,計劃在2018年內全部拆除完畢。
可是目前,路面上仍有不少電線桿矗立在那里,這到底是怎么回事?記者在走訪中發現,之前市民投訴較多的清華園路上的路中線桿問題已經得到解決,路面上已見不到“攔路虎”的身影。而天明路等多條路段上不少電線桿依舊頑強“生長”。
國網鄭州供電公司一名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經過核實,當初公布的167條道路上的990根低壓配網路中線桿截至目前已經基本拔除完畢。“市民反映的經三路上的線桿屬于超高壓線桿不在之前公布的拔除線桿范圍之內。但拔除經三路上超高壓線桿的工程也正在進行,該工程涉及28個地下電纜井和1900多米的地下排管,目前預計今年6月10日前可以完成該工程的土建部分,此外還要與多個部門不斷溝通協調,所以這些超高壓線桿何時能夠拔除還不太好說。”該工作人員解釋。
該工作人員介紹,去年公布的涉及路段包括伊河路、工人路、大學路、秦嶺路、崗坡路、銘功路、玉鳳路、信息學院路、南陽路、勤勞路、安全街、大學路、經二路、南陽大街、牡丹路、華夏大道、清華園路、明輝路、曙光路、南四環等。而仍有路中線桿存在的天明路等路段并不在當時公布的范圍之內。“這990根線桿只是全市路中線桿的一部分,并不是所有。”該工作人員進一步解釋。
“攔路虎”頻現,是因供電公司要價太高?
記者了解到,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供應與使用條例》規定:因建設需要,必須對已建成的供電設施進行遷移、改造或者采取防護措施時,建設單位應當事先與該供電設施管理單位協商,所需工程費用由建設單位負擔。
國網鄭州供電公司搶修部門一名工作人員介紹,在城市道路拓寬、支線路網打通、城中村拆遷后會出現路中線桿,這會給市民出行帶來通行障礙。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一般是因為施工部門施工前沒有及時和供電公司溝通。“如果提前都說好了,也就不會出現路中線桿的問題了。”該工作人員說。
但是,在采訪中,也有市政部門工作人員透露,遷改線桿的工程花費,有時候甚至比改擴建道路的費用還要高,有些單位在施工時不通知供電部門,是因為嫌供電公司要價太高,“去年中原區修的幾條路,涉及電力線網改造一項就需要9000萬,拔除一根電線桿要花2萬元”。對此,國網鄭州供電公司一名工作人員表示,改造線網和拔除線桿費用是經過專家計算的,并非漫天要價。
隨著城市的不斷發展,會有更多道路拓寬的情況,如何避免“攔路虎”的不斷出現?國網鄭州供電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已經成立了電力線路遷建改造項目部,和鄭州市各區對接。“希望能夠和其他部門及時溝通對接,同步施工,這樣就不會出現路中線桿的問題了。”他說,“希望道路拓寬改造時,規劃部門能明確原有電力線路的遷徙改造問題。這個問題不解決,有關部門就不能對其進行驗收,這樣一來能更好地避免路中重現‘攔路虎’。”
征集:親愛的讀者,如果您身邊有路中電線桿,阻礙了您的通行,請致電大河報新聞熱線0371-96211,大河報將現場探訪曝光,為您解憂。
記者: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堯/文圖
編輯:河南商報 郭爽
來源:大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