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院 封 寧
黃疸——是新生兒常見的癥狀之一,它可能是新生兒正常發育過程中出現的癥狀,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表現。那么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新手爸爸媽媽遇見新生兒黃疸如何預防膽紅素腦病。
什么是新生兒黃疸?
新生兒黃疸是發生在新生兒時期,由于膽紅素代謝異常,出現以皮膚、粘膜及鞏膜黃染為特征的病癥。
沒錯,直觀感受就是寶寶皮膚顏色發黃
對新生兒黃疸的錯誤認識
俗話說十個寶寶九個黃,尤其很多“過來人”往往認為黃疸是可自愈的疾病,不需要治療,多曬曬太陽就好了。
光療不是曬太陽
鄭州市中心醫院新生兒科主任王凱介紹說,醫學上所說的光照療法:是通過有效光——藍光(425-475nm)照射,影響膽紅素結構的轉變,進而通過膽汁排到腸腔,通過大便、尿排出體外,達到降低膽紅素含量的目的。 但曬太陽受紫外線照射,對新生兒是有害的,而且小寶寶出生后自身免疫系統不成熟,對有菌世界也需要一個適應過程,存在其他風險。
病理性黃疸早知道
生活中對黃疸有一定了解的部分家長,也存在一些誤區,認為黃疸新生兒都會有,往往忽略了病理性黃疸的可能性,自己堅持在家觀察或口服一些退黃藥物,思想上不重視,行為上不積極治療,認為光療及輸白蛋白副作用大,或黃疸稍有減退就急于出院,導致病情反復或黃疸進行性加重以致延誤治療,嚴重者可出現膽紅素腦病,影響寶寶一生。
病理性黃疸特征:
生后24小時內出現黃疸,血清膽紅素>102μmol/L(6mg/dl)(早)
月兒血清膽紅素>220.6μmol/L(12.9mg/d),早產兒血清膽紅素>255μmol/L(15mg/dl)(高)
血清結合膽紅素>26μmol/L(1.5mg/d)(直)
血清膽紅素每天上升>85μmol/L(5mg/d)(快)
黃疸持續時間較長,超過2-4周(長)
進行性加重,退而復升的(反復)
如果寶寶黃疸符合上述中任一一條,需要咨詢醫生或到醫院就診。
病理性黃疸延誤治療,可誘發為膽紅素腦病
膽紅素腦病是由于膽紅素升高所導致的中樞神經系統臨床表現,多見于出生后1周內,前期表現為嗜睡,反應低下,中期出現抽搐,腳弓反張,伴隨發熱,最嚴重的伴隨手足徐動,眼球運動及聽覺障礙,和牙釉質發育不良等后遺癥。
王凱主任提醒,臨床上很多第一次當父母的年輕家長,完全沒有育兒經驗,更是缺乏專業知識,面對新生兒黃疸思想上不知所措,就偏信過來人的經驗,對病理性黃疸認識不足,往往延誤了治療,直至誘發為膽紅素腦病。
新生兒黃疸治療的目的是防止膽紅素進一步升高,減少膽紅素腦病的危險性,發病早,進展快的黃疸應積極采取防治措施。
治療方法
光照療法:是一種降低血清未結合膽紅素簡單易行的方法;其中藍光(425-475nm)的照射下膽紅素結構轉變,可以通過膽汁排到腸腔,通過大便或者尿液排出。
換血療法:是治療高膽紅素血癥最迅速的方法,主要用于重癥母嬰血型不合的溶血病。
藥物治療:酶誘導劑、益生菌、白蛋白、免疫球蛋白、中藥治療等。
其他:抗感染、糾正酸中毒、供氧等。
如何預防膽紅素腦病
加強喂養,保證營養攝入量。
動態觀察,新生兒黃疸高峰時間5-7天,若加重,及時去醫院。
每天多次監測膽紅素。
隨時觀察,隨時檢查,隨時治療。
所以早期干預治療是防止重癥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發生和預防膽紅素腦病的要點。早發現,早治療,相信科學,相信醫生,讓我們攜手戰勝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