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上午,由河南省社會科學院主辦的《河南社會藍皮書(2019)》出版暨“全面推進社會高質量發展”研討會在鄭州舉行,并公布了“2018年度河南十大社會熱點問題分析報告”。
藍皮書透露,從1978年到2017年,河南全省生產總值從162.92億元增加到44988.16億元,經濟增速總體快于全國平均水平。2005年,河南GDP首超萬億,成為全國第五個GDP超萬億的省,此后,河南的國民生產總值一直穩居全國第五,成為名副其實的經濟大省。
1978年,河南除棉花外,主要農產品人均占有量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很多地方處于絕對貧困狀態。改革開放后,河南的經濟社會發展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民生建設也隨之開始跨越式發展。到1983年,河南主要農產品人均占有量已接近全國平均水平,基本解決了溫飽問題。
2003年末,河南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7570.2元,河南邁進了小康社會的門檻。
作為農業大省和人口大省的河南,在改革開放之前,也是貧困人口大省。改革開放后,河南不斷調整和完善扶貧開發政策措施,貧困人口大幅度下降。按照2018年河南省政府頒布的《河南省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計劃》的目標要求,2020年河南將實現全國脫貧。
1964年,河南12周歲以上的文盲、半文盲率達到42.66%,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河南的文盲、半文盲率已經降至4.25%。
截至2017年底,河南省獨立設置幼兒園達到2.06萬所,居全國第一位。在園幼兒425萬人,幼兒園教職工33.23萬人,其中專任教師19.78萬人,均居全國第二位。到2017年底,河南義務教育學校數和在校生數分別占全國的11.37%、9.71%,均位居全國第一位。
作者: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吳軍
編輯:河南商報 王瑩
來源:河南商報


藍皮書透露,從1978年到2017年,河南全省生產總值從162.92億元增加到44988.16億元,經濟增速總體快于全國平均水平。2005年,河南GDP首超萬億,成為全國第五個GDP超萬億的省,此后,河南的國民生產總值一直穩居全國第五,成為名副其實的經濟大省。
1978年,河南除棉花外,主要農產品人均占有量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很多地方處于絕對貧困狀態。改革開放后,河南的經濟社會發展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民生建設也隨之開始跨越式發展。到1983年,河南主要農產品人均占有量已接近全國平均水平,基本解決了溫飽問題。
2003年末,河南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7570.2元,河南邁進了小康社會的門檻。
作為農業大省和人口大省的河南,在改革開放之前,也是貧困人口大省。改革開放后,河南不斷調整和完善扶貧開發政策措施,貧困人口大幅度下降。按照2018年河南省政府頒布的《河南省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計劃》的目標要求,2020年河南將實現全國脫貧。
1964年,河南12周歲以上的文盲、半文盲率達到42.66%,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河南的文盲、半文盲率已經降至4.25%。
截至2017年底,河南省獨立設置幼兒園達到2.06萬所,居全國第一位。在園幼兒425萬人,幼兒園教職工33.23萬人,其中專任教師19.78萬人,均居全國第二位。到2017年底,河南義務教育學校數和在校生數分別占全國的11.37%、9.71%,均位居全國第一位。
作者: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吳軍
編輯:河南商報 王瑩
來源:河南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