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個月來,河南省婦幼保健院(鄭大三附院、省婦女兒童醫院)產科就有三位孕媽媽孕中期突然胎動消失,急診入院,引起胎兒感染,甚至導致胎死宮內。孕媽媽及家屬傷心不已,悲痛欲絕。作為醫務人員的我們也為之惋惜,查找導致死胎的元兇,原來是它——李斯特菌。
仔細詢問病史,孕媽都有一個共同的病史:不潔飲食。一次的不適宜飲食,邂逅李斯特菌,導致死胎。河南省婦幼保健院產二病區韓寧主任為了讓孕媽及所有的人們認清元兇的真實面目,撕開李斯特菌的面紗。
李斯特菌是1926年由英國的南非裔科學家穆里在病死的兔子體內首次發現的,這種細菌不叫穆里菌卻叫李斯特菌,是為了紀念外科消毒法的創始人李斯特,在1940年由國際微生物學大會正式命名。
李斯特菌廣泛地存在于自然界,特別是在有乳酸菌、索絲菌及某些棒狀菌的地方,奶制品和青飼料是李斯特菌最喜歡的寄生處。李斯特菌可以在2到42攝氏度環境中生存,能在冰箱冷藏室長時間生長繁殖,耐酸、耐鹽、耐堿,但不耐熱。我們日常生活中帶菌較多的食品是牛奶、乳制品、肉類、沙拉、海產品、冰淇淋、蔬菜等。
李斯特菌若細分的話實際是6種,但只有其中的單增李斯特菌對人致病,絕大多數免疫功能正常的人,吃了沾有李斯特菌的食物后,或許只有輕微的流感樣癥狀和胃腸道癥狀,會較快自愈。但對高危人群,如孕婦、新生兒、老人、患有慢性病免疫功能低下者等,造成的后果就很嚴重,孕婦感染李斯特菌后流產率可達30%,新生兒感染死亡率很高。
感染李斯特菌的患者會在進食污染食物的3至70天內出現癥狀,表現為類感冒癥狀、惡心、嘔吐、腹部痙攣、腹瀉、頭痛、便秘及持續發燒,嚴重者會出現敗血癥和腦膜炎。孕婦感染后會導致流產、早產、死產、新生兒腦膜炎及死亡;新生兒易在胎內感染,出生后發病,表現為重要臟器的播散性膿腫或肉芽腫,也可出現敗血癥及腦膜炎,造成死亡,死亡率可達30%到70%。
預防李斯特菌感染,首先要避免將食品在冰箱保藏時間過長,冰箱中的冷藏或冷凍食品,在食用前一定要進行徹底加熱。其次,特別要提醒的是,很多人習慣將吃剩的披薩餅、外賣盒飯等放入冰箱,等餓了拿出來就吃,這是容易帶來李斯特菌感染的。此外,還要注意加工食物前要洗手,刀和案板要洗凈,肉類特別是牛肉要煮熟再吃,生吃瓜果要洗凈,未加工食品與熟食及準備吃的食物要分開存放。最后,避免進食未經巴氏消毒的牛奶及軟奶酪。總結預防要點:食物要熱透再吃。
河南省婦幼保健院產二病區韓寧主任提醒孕媽媽,孕期要注意飲食習慣和衛生,遠離李斯特菌,祝所有的孕媽媽都能夠平安順利度過孕期。
(產二病區 王文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