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趨勢下,如何做大做強軟件產業,培育人工智能產業?
7月18日,以“云智軟件 共享未來”為主題的中國(鄭州)2019華為軟件與人工智能產業峰會在鄭州開幕,3000多位關注軟件與人工智能產業的政府領導、行業精英、企業領袖一道探討這一命題,共同探討智能化趨勢下軟件產業騰飛之路,助力河南乃至全國數字經濟騰飛。
成果
數字經濟成河南發展新動能
規模達1.25萬億
數字經濟成為產業發展的“熱詞”,河南在這方面發展如何?
峰會上,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黃強介紹說,近年來,河南以建設國家大數據綜合實驗區為契機,推動數字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在全國率先制定了5G產業發展行動方案,加快打造5G產業發展先行區,全面推進大數據、人工智能產業的集聚建設。2018年,河南省數字經濟規模達到1.25萬億,正在成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工信部信息化和軟件服務業司司長李順福表示,今年上半年,我國信息傳輸軟件及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0.6%,產業創新能力持續增強,2018年,軟件行業重點企業研發投入強度達10.4%,軟件著作權登記數量突破110萬件,人工智能等新興領域發展迅速,成為全球人工智能發展的高地之一。
李順福說,當前,我國正處于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急需進一步做優做強軟件產業,充分發揮軟件產業對網絡強國和制造強國的基礎性支撐性作用。希望河南省、鄭州市與華為開展深度合作,做大做強軟件產業,培育人工智能產業,助力數字經濟發展,推動數字中國建設,工信部將一如既往支持河南整個軟件發展,支持河南數字化轉型升級,共同推動中國軟件產業邁上新的臺階。
簽約
合作再結碩果
鄭州、許昌、信陽等與華為簽約
2017年,華為公司與河南省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在軟件產業發展、地方產業轉型升級及人才培養等方面開展合作。
鄭州市委副書記、市長王新偉介紹,2017年,華為與鄭州聯手,共同致力于軟件開發云和普惠人工智能服務發展,如今兩年過去成果已經顯現。隨著航空港實驗區、自貿區鄭州片區、自主創新示范區、跨境電商綜試區、大數據綜試區五大國家戰略的疊加落地,未來,鄭州發展的前景將更加廣闊。
華為公司黨委書記周代琪認為,在數字經濟發展中,軟件產業一直起到風向標和火車頭的作用,從第三方發布數字經濟百強城市名單看,排名前十的城市中有八個都是軟件名城,可以說,軟件是數字經濟發展的最核心的驅動力。而人工智能也正在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另一個核心驅動力。
“華為將攜手產業生態,協助河南省政府打造’軟件+人工智能產業’新生態,助力河南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周代琪表示。
峰會上,我省與華為公司的合作再結碩果,鄭州市管區、高新區、惠濟區分別與9家華為合作伙伴企業簽約合作,新密、登封與4家華為合作伙伴企業的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許昌市政府和華為公司簽署“深化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及“人工智能與智能制造創新中心落地協議”;信陽市?河區政府也與華為公司簽訂“城市產業云創新中心戰略合作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