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記者 孫超 通訊員 趙釵?
7月17日,舞鋼市八臺鎮名派制衣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內,數十臺機器前坐滿了工人,一件件服裝在工人手中縫紉、砸制,迅速成型……一派繁忙的場面。
家住八臺鎮彥張村的村民連軍麗是名派制衣場的一名普通工人,眼下九歲的兒子放了暑假無人看管,這家門口的工作剛好解決了她的后顧之憂,帶著孩子去上班成了連軍麗這個暑期最開心的事。
“在這個制衣廠上班很方便,不但可以照顧父母和孩子,每月還可以輕松的賺到一千多元錢錢補貼家用。”連軍麗一邊忙碌著一邊告訴河南商報記者,她認為更方便的是,到農忙季節還可以請假回家收莊稼。
像連軍麗這樣因為一些原因無法外出打工的工人在廠里占絕大多數,而正是有了這“家門口”的工廠,讓他們既可以照顧家庭,也可以有一份不錯的收入。
“現在的車位有一百多人,貧困戶有十多人,干活的人都是周邊的農民,家里有小孩,有老人的出不去,就地就業,他們的工資平均都達到兩千六七左右,平時家里有啥事,站起來就可以走了,咱這就是方便,方便農民,多少還能掙住錢,勞動力不用愁,咱這就是工人多。”舞鋼市名派制衣有限公司負責人劉學寅說。
近年來,為壯大村集體經濟,發展扶貧產業,助力脫貧攻堅,八臺鎮把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實施產業興旺作為戰略目標,緊扣全鎮實際,探索建立了企業+村集體經濟+貧困戶的合作模式,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模式,大大提升村級集體扶貧帶貧能力。
據了解,目前八臺鎮共有大小制衣廠6家,這些企業不僅帶動了當地產業的興旺,同時也解決安置了周邊數百名閑置勞動力。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制衣廠需要大量工人做工,農村大量的閑散勞動力恰巧為企業解決了用工難、用工貴的問題,同時又為有務工需求的人們提供了工作崗位,讓他們守住家門就能有錢掙。而這也是八臺鎮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又一劑有效的助推劑。
編輯:吉倩倩
來源:河南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