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陳詩昂/文圖
旅游是助推脫貧攻堅的重要路徑,這是共識。而民宿的發展,也為脫貧攻堅提供了重要支撐。
7月19日,三門峽盧氏,召開了一場“全省民宿發展助推脫貧攻堅觀摩會”。
在會議舉辦地盧氏縣官道口鎮新坪村,一個投資8500萬元的民宿集群度假綜合體進入了最后的施工階段,即將正式開業。屆時,項目可直接帶動1000人以上就業,實現農民房屋收入有股金、土地流轉有租金、參與經營管理有薪金的穩定收入。
這些年,我省旅游部門利用廣大貧困山區良好的生態資源發展鄉村旅游和民宿產業,為精準脫貧開辟了新路子、創建了新業態。

新路徑:民宿產業,成了“三山”片區脫貧的新路子
豫西大峽谷,就位于盧氏官道口鎮新坪村。全省民宿發展助推脫貧攻堅觀摩會,7月19日在這個村子舉辦。
會議舉辦地,在名為“山水隱廬美宿集群微度假綜合體”的民宿項目內。幾十套民宿泥墻黛瓦、古樸又顯格調,外部整體起來了,但內部還未裝修。
這是盧氏在今年4月份召開的河南省首屆民宿投資大會上簽約的三個項目之一。項目總投資8500萬元,兼具民宿集群、文創、休閑度假村落和農耕體驗功能。
公開報道顯示,當時,盧氏方面表示,三個簽約項目建成后,將成為豫西乃至河南民宿標桿示范項目,引領豫西民宿差異化發展,創造民宿產業帶貧新模式,助推鄉村振興。
在談及此次觀摩會放在盧氏的原因時,省文旅廳相關處室負責人向河南商報記者表示,從去年開始省廳在各地舉辦了一系列民宿活動,這個項目也是系列活動促成的,具有代表性,眼下落地生根開花了,所以邀請省內“三山”片區旅游部門負責人前來觀摩、學習。
觀摩會上,省扶貧辦有關負責人表示,旅游業在脫貧攻堅中具有靶向準、見效快、帶動大、續航強的獨特優勢。近年來,河南省旅游部門利用廣大貧困山區良好的生態資源發展鄉村旅游和民宿產業,為精準脫貧開辟了新路子、創建了新業態。
據介紹,位于新坪村的民宿項目建成后可帶動當地產業化發展,可以直接帶動1000人以上就業,實現農民房屋收入有股金、土地流轉有租金、參與經營管理有薪金的穩定收入,確保扶貧工作的持續性,同時樣板效應凸顯,帶動更多周邊鄉村、鄉鎮集群化、產業化發展民宿。
而在新坪村周邊,包括已建成的豫西大峽谷、豫西百草園、星空房車營地,及即將正式開業的這一民宿項目,即將形成一個投資過億元、產值過億元的大型旅游度假綜合體和旅游產業集群。
提建議:做民宿,應利用好這一無可匹敵的購物場景
會議期間舉辦的“首屆豫西民宿品牌及產業化發展論壇”上,對于民宿如何更好發展,與會業內大咖紛紛建言獻策。
“一個地方想把旅游做好,要先把民宿和酒店做好。”隱居人文度假酒店集團總裁張斌的分享開門見山。
在他看來,不管是度假酒店和民宿,經營者必須要有情懷,要有在地文化的設計和植入,有情感上的訴求,“但光有情懷也不行,如果不能持續經營,是無法長期發展的。”
那民宿該怎么搞?張斌認為,有情懷的同時必須專業,做民宿要練好基本功,要有干凈的衛生、舒適的空間、專業的管理。“民宿或度假酒店做到一定規模,離不開系統和平臺的支撐。”張斌認為,未來民宿或度假酒店連鎖化經營是趨勢,盡管目前這一形式很少,但未來三五年格局會發生很大變化。
另一位進行主題分享的是北京華胥氏故宮文創團隊合伙人劉宏昆,這家公司打造的故宮文創,火遍線上線下。在他看來,民宿是第一步,第二步是如何利用民宿讓消費者“把山野的生活帶回家”。
他說,在民宿內,周圍的在地文化、美食、山林、空氣等等,像一張網把消費者包圍起來,“民宿能帶來最棒的沉浸式的體驗,由此形成無可匹敵的購物場景。”而這時候要做的,是讓體驗延續,讓消費者“把山野的生活帶回家”。
劉宏昆認為,要想把山野的好東西做出來,需要解構在地文化,進行梳理、重構,把自然的和民俗的,結合當下社會的審美,變成好的產品。
結合操盤故宮文創的經歷等,劉宏昆說,這里面就要講好風土人情的故事,讓產品更有人情味兒;拆解當地美學符號,結合當下審美,打造產品;給地方特色的小節慶,在互聯網上進行傳播,帶動當地旅游的流量;對原物產再設計,貼合當下消費場景進行精工改良,讓消費者更好體驗、感受、傳播當地的風土人情。同時,做好民宿衍生品的電商,讓產品、故事、價格都漂亮……
編輯:呂瑞天
來源:河南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