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央行官網發布2019年上半年小額貸款公司(下稱“小貸公司”)統計數據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6月末,全國共有小貸公司7797家,較2018年末的8133家減少336家;貸款余額9241億元,上半年減少304億元。
《證券日報》記者查閱數據發現,截至2018年6月末,全國共有小貸公司8394家,貸款余額9763億元;截至2017年6月末,全國共有小貸公司8643家,貸款余額9608億元;截至2016年6月末,全國共有小貸公司8810家,貸款余額9364億元。
也就是說,三年時間里,小貸公司數量“縮水”了1013家,貸款余額也在不斷下降。網貸之家曾發布研報指出,近年來,傳統小貸公司的境遇每況愈下,2018年小貸行業不僅出現機構數量和貸款余額雙降的情況,同時受互聯網金融和金融科技快速發展的沖擊以及自身發展局限影響,不少小貸公司也出現營收、凈利潤等主要指標下降、不良貸款率大幅上升等問題。
分析人士認為,小貸公司一直作為我國普惠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適度放寬小額貸款業務的限制,同時進一步拓寬融資渠道和適度放開融資杠桿率,另外,監管層可以實施分類管理,對于合規經營、業務發展較好的公司應給予政策支持和提供優惠政策,推動小貸公司真正發揮“普惠金融”的作用。而目前陷入困境的小貸公司應及時調整策略,隨著互聯網和金融科技的快速發展,可尋求網絡小貸牌照進一步拓展業務范圍和融資渠道謀求新發展。
編輯:吉倩倩 實習生王路路
來源:證券日報、財經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