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已經進入最后的沖刺之時,場館建設又進行到哪一步了呢?
近日,在鄭東新區龍湖水上基地上,民族運動會比賽場館以及各項輔助設施等建設已基本完工,我們可以一睹其美麗“芳容”。
作為繼主場館鄭州奧體中心之后最為重要的賽事場地,龍湖水上基地承擔著本屆民族運動會龍舟、獨竹漂兩個水上項目的訓練和比賽任務。
此次改造以滿足賽事需求為前提,提倡綠色運動的設計理念。
比賽用的主碼頭采用組合式板塊拼裝,可根據裁判組和運動員賽事需求進行調整。
主體辦公樓及船庫部分為兩層建筑結構,約3400平方米,做船只、運動器材存放、辦公、運動員休息、媒體發布廳等功能使用。
根據規劃,水上基地項目分為三期建設。
一期包括新建船庫、裁判塔、主席臺、碼頭工程等;
二期包括場區景觀提升工程、駁岸提升工程、草花提升工程、接待室裝修工程等,總提升面積約11.5萬平方米;
三期則是場地氛圍營造工程。
“龍湖水上基地承擔著本屆民族運動會龍舟、獨竹漂兩個水上項目的訓練和比賽任務。自接到建設任務起,龍湖水上基地建設者們就接受嚴峻考驗。”本屆民族運動會水上項目負責人談道。
為保證項目順利完成,建設單位提前儲備工人,合理安排,高峰期有近500名工人同時施工。
為加快建設進度,提高科學管理水平,承擔施工任務的鄭州新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公司,對于項目實行掛圖作戰、臺賬管理,將全部任務細化分解,通過每天早調度、晚總結兩次會議,及時準確掌握每項工作的施工進度。
每天定點對項目整體情況進行拍攝,加上現場定時全方位巡查,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第一時間發現存在問題,分析研究問題根源,制定解決措施。
經過65天的日夜奮戰,4300平方米新建及改造建筑、11.5萬平方米場地景觀提升、4萬平方米水域修整、160多萬盆花卉等工序已經全部完成。
下一步,龍湖水上基地將進一步提升管理能力和水平,按照運動會執委會的有關要求,結合全國少數民族風情、鄭州國家中心城市建設、鄭東新區文化精神等元素,扎實做好龍湖水上基地三期場地氛圍改造工作及賽事服務保障工作。
來源:大河客戶端

